火范文>诗词古文>陈人杰生平

陈人杰生平介绍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查看陈人杰的诗词古文

生平

  陈人杰是南宋末的爱国词人。嘉熙元年,元兵压境,沔州(今陕西略阳县)诸镇将帅弃官逃遁。他的〔沁园春〕《丁酉岁感事》一词,及时地反映了这一重大时事,抨击致使神州沉沦的南宋统治者。另一首〔沁园春〕词,则直斥“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对南宋君臣文恬武嬉、醉生梦死的苟安现象表示强烈的愤慨。其他象《次韵林南金赋愁》、《南金又赋无愁》、《问杜鹃》诸词,构思新颖,语意精警,反映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陈人杰词笔力雄健,词风酷似辛弃疾。词中常抒发胸中勃郁,在激昂慷慨之中,透露出悲凉的气氛。他还以词论诗,提出“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惟诗也,是乾坤清气”的主张,把诗歌创作当成高于利禄的崇高事业,发挥了北宋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诗论。

  现存《龟峰词》1卷,31首,全部是〔沁园春〕词调。有《四印斋所刻词》本。《龟峰词》用史着力以古喻今,既借以歌咏时事,忧嗟国家不幸;同时又用以抒写现实人生,感慨命运遭际。通过对史书典故的大量运用,《龟峰词》具有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审美内涵。

  陈廷焯《云韶集评》谓“《龟峰词》悲而壮”。“伤古吊今,议论纵横,大声疾呼,声满天地。预料‘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宴安’。有志不成,千古同慨。挑灯看剑,令读者起舞。”

猜你喜欢

  • 高彪

    (?—184)东汉吴郡无锡人,字义方。少游太学,有雅才而讷于言。灵帝时举孝廉,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讽谏。迁外黄令,有德政,卒于官。

  •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 贞元文士

    失姓名,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约德宗时人。

  • 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支大纶

    浙江嘉善人,字心易,号华平。万历二年进士。授南昌府学教授,迁泉州推官,以事谪江西布政司理问,迁奉新知县。有《世穆两朝编年史》、《华平先生集》。

  • 詹一纲

    詹一纲,字正朝,号肃宇。惠来人。一惠弟。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贡生[一],授保定判官,驻赤城,督宣府军饷。秩满,晋广西河池知州,寻解组归。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 邹方锷

    江苏金匮人,字豫章,号半谷、笠溪。乾隆时举人。善为散体文字,工行楷。有《大雅堂集》。

  • 朱洵

    浙江海宁人,字山音,号我文。诸生。工书法。有《耐园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