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昙伦
(?—626)隋唐时僧。汴州浚仪人。俗姓孙。年十三出家。受戒后,不读经礼佛,唯闭房不出,行住坐卧唯以念心为志。隋文帝仁寿二年,召住京师大庆严寺。卒年八十余。其参禅之偈,六祖慧能曾称之。
- 杨敬德
敬德,字仲礼,台州临海人。历官应奉翰林文字。泰定三年夏,以选授浙江儒学提举。王中丞士熙作序送之云:杨君居史馆久,文精思缛,言议济济,志于事功,卓然勇往之资也。尝修《赤城元统志》。
- 郑鲜之
( 364—427)南朝宋荥阳开封人,字道子。郑浑玄孙。起家桓伟辅国主簿。刘裕起兵,累迁右长史,转奉常。性刚直不阿,初刘裕任晋相,时或谈论,人不敢难,惟鲜之未尝宽假,要裕理屈,然后置之,时人谓为“格佞”。及刘裕代晋为宋武帝,迁太常、都官尚书,在帝坐,言无所隐,人甚惮之。卒官尚书右仆射。
- 幼卿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世,《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
- 周光镐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阳人。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 贾至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 郑兰孙
郑兰孙,字娱清,钱唐人。扬州府经历仁和徐鸿谟室,琪母。
- 卢祖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