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诗词古文>李齐贤生平

李齐贤生平介绍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查看李齐贤的诗词古文

生平

  出生于高丽忠烈王十四年戊子(1288年),相当于中国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当时高丽的首都开城。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李瑱是新进士大夫,母亲出自亦有着“三韩甲族”盛誉的月城朴氏,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齐贤为有着“三韩甲族”声誉的庆州李氏益斋公派派祖。

  李齐贤15岁及第丙科;17岁走上仕途,任录事;22岁任职艺文春秋馆;以后五年,先后历任西海道按廉使、进贤馆提学、知密直司、政堂文学、判三司事等官职。27岁之前他已经声名远播、政绩累累。1313年,高丽第26代国王忠宣王让位于太子忠肃王,自己以太尉身份留居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构置万卷堂,以书史自娱,感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因召李齐贤来中国以为侍从。李齐贤1315年来中国,1341年回国,在中国生活了26年。在华期间,他遍交名士,与姚燧、阎复、赵孟頫、元明善、张养浩等过从甚密,以为知己。

主要成就

  他在中国还历游名山大川,足迹几遍中华。1317年,他以成均馆祭酒身份奉使峨嵋山;1319年,随忠宣王到江南降香游历;忠宣王流放吐蕃,他曾去朵思麻探望慰问,先后到过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西藏、江浙等地,可以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1341年,李齐贤54岁时回国。回国后担任8岁忠穆王的老师,并编写忠烈、忠宣、忠肃三朝实录及其他史书。1348年,61岁时再次出使元朝。回国后,被恭愍王拜为右政丞。他提出许多革新建议,但屡遭拒绝,于是心灰意冷,不久便挂冠离职,专门从事著述活动。1367年(相当于中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即高丽恭愍王十六年丁未)去世,享年80岁,谥号文忠公。

猜你喜欢

  • 徐仪

    (?—608)南朝陈东海郯人。徐陵子。少聪明机警,善《周易》,举高第,为秘书郎,出为乌伤令。陈后主祯明初迁尚书殿中郎兼东宫学士。陈亡入隋,隐于钱塘赭山。炀帝召为学士,除著作郎。

  • 叶法善

    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叶法善郡望是南阳郡,占籍为松阳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栝州松阳。代表作品《留诗》。叶法善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叶法善之祖,名国重,葬于松阳之酉山,法善于其处置道院,立碑于下,并请北海为其祖作碑文。北海梦叶法善再来求书,允之,书未尽,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当法善刻碑毕,将墨本前往致谢,北海惊道:始吾以为梦,乃真邪?此即世所盛称之追魂碑,亦称丁丁碑也。

  •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李朴

    李朴(1063-1127)字先之,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

  •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完颜亮

    (1122—1161)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皇统九年,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天德,后改贞元、正隆。即位后以励官守,务农时等七事诏中外。迁都于燕,称中都,又改汴梁为南京。正隆末大举攻宋,败于采石,东至瓜洲,兵变被杀。在位十二年。世宗时降为海陵郡王,谥号炀,后再降为海陵庶人。

  • 姚式

    式字子敬,号筠庵,吴兴人。善书画,高克恭荐为校官。

  •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周馥

    (1837—1921)安徽建德人,字玉山。初从李鸿章司文牍,累保道员。任津海关道。中法战争时,奉鸿章命赴海口编民船立团防。李督畿辅,从赞画立海军,办理轮电路矿及海陆军学校诸事。擢按察使、署布政使。中日战时,任前敌营务处。战后,授四川布政使。辛丑议和,随鸿章入都,为直隶布政使。鸿章死,署直督,旋擢山东巡抚。擢署两江总督,移督两广。光绪三十三年,告归。家居十四年而卒。溥仪为谥悫慎。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