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维峻
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1899年后,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办学,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总纂《甘肃新通志》(100卷),著《谏垣存稿》、《望云山房诗集》等5部。
- 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 司马曜
(362—396)司马曜。东晋皇帝,字昌明。简文帝子。哀帝兴宁三年,封会稽王。简文帝死,以年幼继立,由崇德褚太后临朝,谢安辅政。太元元年始亲政。太元八年苻坚来攻,谢石等战于淝水,大破之。以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掌兵权。又以道子专横,用王恭以制之。帝嗜酒佞佛,宠张贵人而戏之,暴死。在位二十四年。
- 徐爰
(394—475)南朝宋琅邪开阳人,字长玉。本名瑗。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东晋末,从刘裕北伐,为刘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历事六主,参掌机要。明帝泰始三年,以爰素不亲己,斥为奸佞,诏徙交州。明帝死,还京都,位终中散大夫。有史才,孝武帝时曾领著作郎,奉命续撰何承天草创之宋史,多为沈约《宋书》所本。
-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 宗源瀚
(1834—1897)江苏上元人,字湘文。少佐幕,镇压太平军。光绪间历署浙江衢州、湖州、嘉兴、宁波等府。敏于吏治,兴修水利。官至温处道。长于文学,尤精舆地。有《浙江舆图》、《颐情馆集》等。
- 姚喜臣
姚喜臣,字钦飏。潮阳人。明思宗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贡生。鼎革后,绝意仕进。曾与修清康熙二十六年《潮阳县志》。与程可则辈往来唱和。有《溪云庐诗集》。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姚察
(533—606)隋吴兴武康人,字伯审。姚僧垣子。勤于学业,闻见渊博,为时人所推重。初仕南朝梁。陈宣帝太建初为通直散骑常侍。聘于北周,时沛国刘臻以《汉书》疑事十余条,往访求教。察皆引经据为之剖晰。刘臻以为名下定无虚士。使还,为陈宣帝、后主两朝所重,累迁吏部尚书。陈亡入隋,诏授秘书丞,袭父北绛郡公。诏撰梁、陈二代史。炀帝大业二年所撰史书未毕功,将卒,戒子思廉续成之。
- 韩仙姑
韩仙姑,生卒年不详,宋女词人,有代表作《苏幕遮》一首留存于世。
- 翟彦荣
翟彦荣,字达道,号了玄先生。归善人。明成祖永乐二年(一四零四)进士,授江西宜黄令,擢两浙直指使。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