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桓伟
(?—403)东晋谯国龙亢人,字幼道。桓温子。平厚笃实,在藩为士庶所怀。历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任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封西昌侯。
- 徐广
(352—425)东晋东莞姑幕人,字野民。徐邈弟。性好学,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辟为从事,累迁秘书监,封乐成侯。以十二年之功,撰成《晋纪》。刘裕代晋,以年老乞归。好读书,老犹不倦。
- 于仲文
隋河南洛阳人,字次武。于顗弟。少好学不倦。及长,时称名公子。北周时累迁至河南道行军总管。从讨尉迟迥,以谋俘迥将席毗罗,河南平。入隋,以坐叔于翼事下狱,上书陈辩,得释。明年拜行军元帅统十二总管以击突厥。突厥见其军严整,不战而退。时尚书省文簿繁杂,吏多奸险,帝乃令仲文勘省中事,发擿甚多。又决渭河开漕渠以运粮。炀帝即位,迁右翊卫大将军,参掌文武选事。后以辽东之役无功,系狱忧恚而病,困笃方出之,卒于家。
- 朱严
朱严,与王禹偁友善。尝为和州从事(《小畜集》卷一一《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自惠州推官除大理寺丞、知白州。
-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 卓秉恬
(1782—1855)四川华阳人,字静远,号海帆。嘉庆七年进士。授检讨。改御史,历给事中。尝论盗贼与捕役勾结,故盗风难息。道光间历左都御史等官,兼管顺天府尹最久。九卿会议时,常有辩论,不为当事者所喜。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端。
- 薛珏
薛珏,字温如,唐河中府宝鼎县人(今万荣县荣河镇一带),薛珏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薛宝胤,担任过邠州刺史;父亲薛纮,担任过蒲州刺史。朝廷因为他祖辈的功绩,就赏给薛珏一个出身,不必通过科举就能做官。他青年时代,先后担任过懿德太子庙令、乾陵台令、太子中允、渭南尉、昭德县令等官职,在朝廷的考察中,经常名列第一。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清正廉明,深得朝廷赏识和百姓爱戴。任昭德县令时,百姓还准备给他立碑纪念,薛珏坚决地推辞了。后来,朝廷委任他为楚州刺史,兼该州的营田使。
- 赵维寰
赵维寰(1563-1644)字无声,号雪庐,嘉兴府平湖县人。宋太祖后裔。著有《尚书蠡》《读史快编》《宁志备考》《谕宁迂略》《雪庐焚余稿》《雪庐焚续稿》等。
- 张志规
张志规(?—一六〇三),字则之。归善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贡生,授福建兴化训导,迁粤西修仁县令,摄永安、荔蒲。崇祯二年卒(又注崇祯十二年卒)。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
- 沈鹏
生平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1首,见录于《文苑英华》卷一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