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承邺
宪宗时宦官。元和元年(806)任浙江东道中护军。与节度使杨于陵同游越州石伞峰,作诗纪行。《会稽掇英总集》卷四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范缜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入南齐后出仕,历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宜都太守。萧衍建立南梁后,任晋安太守、尚书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终官中书郎、国子博士。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 钱晔
苏州府常熟人,字允辉,晚自号避庵。官浙江都司经历。幼即能诗,长而益工,豪富好客。有《避庵集》。
- 周兴嗣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人。世居江南姑孰。南朝大臣,史学家。博学,善于属文。梁武帝继位,拜安成王国侍郎。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参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著有文集十卷,《千字文》传诵千古。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 招于莘
招于莘,字鹤岩。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举人,官江西玉山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 荆轲
(?—前227)战国末卫国(今河南鹤壁淇县)人。先世为齐贵族,迁于卫,卫人称庆卿。秦灭卫,亡至燕,燕人称荆卿、荆叔。时秦已灭韩、赵。燕太子丹谋刺秦王政,结交荆轲之友田光,因田光之荐,乃尊荆轲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以秦亡将樊于期首级和内夹匕首之督亢地图出使秦国,欲乘机行刺。向秦王政献图时,秦王政展图,图穷而匕首见。行刺未成,被杀。
-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令狐峘
令狐峘(?~805年),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令狐德棻五世孙,史学家。他博学善撰,尤长文史。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遇“安史之乱”发生,他避乱入终南山。五年初,窦参任宰相,以他从前在衡州时有冒功之过,将他贬为吉州别驾,后迁为刺史,最后贬为衢州别驾。他在此住了10年,于艰辛之中坚持写完《代宗实录》。令狐峘知识渊博,性格孤傲,不善攀结权贵,因而多次受贬。805年,顺宗即帝位,召他回朝任秘书少监,卒于北返途中。元和年问,其子令狐丕将《代宗实录》交予朝廷,朝廷以撰写之劳追赠他工部尚书衔。
- 隐峰
俗姓邓,建州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生卒年不详。禅宗僧侣,约生活于中唐。尝谒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与南泉普愿论道,终为马祖法嗣。后至五台山金刚窟前示灭。《祖堂集》卷一五、《宋高僧传》卷二一、《景德传灯录》卷八均有传。诸书录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