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先
三国魏河东人,字孝然。东汉末避乱扬州。献帝建安初还留陕界。关中乱,避于河济间,结草为庐,食草饮水,饥则为人佣作,不冠不履,佯狂避世。魏国建立,太守贾穆、董经均往探视,与食不食,与语不语。后病死。年八十九。
- 陆扆
陆扆(847—905),初名允迪,字群文,祥文,陆赞、陆贽族孙。原籍嘉兴,客居于陕西。
- 周伦
(1463—1542)苏州府昆山人,字伯明,号贞翁。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路应
路应(745—811),字从众,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人。路嗣恭之子。以荫入仕,德宗贞元间历任虔州、温州、庐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佐盐铁使。顺宗永贞元年(805)改刺常州。是年末,改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宪宗元和四年(809)以疾去职。六年拜左散骑常侍。旋卒。
- 李于坚
李于坚,号淼阁,万历、崇祯(一五七三―一六四四)时九龙(今广东感恩)人。崇祯末宦游金陵与胡正言友善。工书法,躭绘事。胡正言辑十竹斋笺谱有其十七年(一六四四)所作小引。于坚性格潇洒,喜欢奖掖后进。一生刻苦攻读,晨昏不怠,以著书立说为一大乐事,著有《西河草》、《吴草》、《楚草》、《燕草》、《遁园草》、《酒花诗》各一卷。
- 叶燮
(1627—1702)江苏吴江人,浙江嘉兴籍,字星期,号巳畦。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 郑懋纬
郑懋纬,字承聚。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一六〇一)进士。授江西新淦县尹。卒于任。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有传。
- 朱德润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杨恽
杨恽(?—前45),西汉家。字子幼,汉族,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宣帝时曾任左曹,后因告发霍氏(霍光子孙)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其父杨敞曾两任汉宣帝时丞相,其母司马英是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的女儿。其文章《报孙会宗书》被后人认为颇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风格。
- 曹明善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郯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明·贾仲明称他“神京独赋《长门柳》(即〔清江引〕首句),士林中逞俊流,万人内占了鳌头。”因伯颜缉捕,乃南逃吴中僧舍避祸。居数年,伯颜事败,方再入京。他与任则明、马昂夫等相交。任作有〔清江引〕《曹明善北回》曲。曹则有〔喜春来〕《和则明韵》曲、〔小梁州〕《侍马昂夫相公游柯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