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诗词古文>薛曜生平

薛曜生平介绍

薛曜(?-704年),字异华,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中书令薛元超长子。世为儒雅之家,以文学知名,尚城阳公主。附会张易之,官至正谏大夫。著有《三教珠英》,文集二十卷,《全唐诗》收录五首。工于书法,成为瘦金体之祖。>>查看薛曜的诗词古文

生平

  薛曜为元超长子,褚遂良乃其舅祖,生平事迹,史记不详。可知者为王勃文友,咸亨初年曾与之游于四川锦州,王勃有送别诗二首记其事。万岁登封年间(696)见任春宫郎中(礼部郎中),神功年间(697)改正议大夫,与再从弟中书舍人薛稷并以辞学知名朝野。圣历二年(699)为奉宸大夫,与天下名士李峤、员半千、阎朝隐、沈俭期、徐坚、张说、刘知几、宋之问、富嘉谟等二十六人共撰《三教珠英》,凡 1300卷。久视元年(700)五月十五日侍从武则天游幸登封石淙山,应制《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诗》,并奉敕正书武后与诸侍从大臣的唱和诗。其后行踪无考,或即卒于长安末年(703—704)。河南登封所立《封祀坛碑》,遒密有致,为其代表作。

  薛曜与薛稷同一师承,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在当时享有大名,被后人评为“宋徽宗瘦金体之祖”(赵佶真书学薛曜,自创“瘦金体”)。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然亦成习气,为褚书末流。 作品欣赏:《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为“石淙河摩崖题记”之一。“石淙河摩崖题记”,唐久视元年(700年)三月十九日刻。高3.7米,宽3.7米,楷书,39行,行42字,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为《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两部分。唐大周圣历三年(700年)夏季,武后则天率群臣巡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曾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武则天即兴作诗一首《夏日游石淙》,命从臣16人奉和诗名为《侍游应制》,武则天又作序《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命薛曜书写,让工匠刻于崖壁上。16位从臣是:李显、李旦、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宗昌、李峤、劳味道、姚元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和沈佺期。武则天在此宴请群臣一事,两唐书武后本纪失载,此碑可补其阙。诗作已收入《全唐诗》,刻本文字稍异,以碑刻为是。《秋日宴石淙序》,张易之撰文。内容主要描绘石淙河的山水景物。二者的书者皆为薛曜,其书法瘦劲奇伟, 被历代书家称为“宋徽宗瘦金体之祖”,存世作品极少,因而十分珍贵。

  清人叶昌炽《语石》有评“ 观《石淙序》,其转折之处运笔太重,如黛干霜皮,礧砢多节,又如侧出之水竹箭,奔腾至千里,一曲之处,忽搏而过颡,不免捉衿肘见矣。余谓必欲学曜书,尚不如《封祀坛铭》,不失河南三龛矩鑊。”

  有弟二人:薛毅官至太子舍人,薛俊官至慈州刺史。

  特别重要的是,不管是按照西安碑林的资料显示,还是按照薛瓘,薛曜,薛绍三人的经历判断,都可以确定薛瓘,薛曜不可能是同一人。薛瓘是薛曜的叔伯父、薛元超的堂兄弟。也就是说薛曜与薛稷,薛顗,薛绍等人的堂兄弟。

薛曜祖上

  曾祖父道衡(540—609),字玄卿,隋内史侍郎,为当时名士,不仅以诗著名,有“才杰”之誉,书法也见称于史,《宣和书谱》记其《和南》正书,“非泯泯众人之笔也”,参其书有《尔朱敞碑》(开皇五年十月),当也是一位善书人。

  祖父薛收(592--624),字伯褒,隋名儒王通的及门弟子,为“河东三凤”之一,史称薛收为长离,其族兄德音为鸑鷟,侄元敬最年少,为鹓雏。入唐,以文学受知于秦王李世民,官至天策府记室,兼任弘文馆学士。

  父薛振(622—683),字元超,以字行,袭爵汾阴男,尚和静县主,官至中书令。以荐引寒士、奖掖后进为一代文宗,唐初文士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诸如文坛四杰之一杨炯、文章四友之一崔融,都是由于他的引荐而声名天下的。

猜你喜欢

  • 李进

    李进(?-1512年),字时勉,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省曲沃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成化五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此后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成化二十年,外调任广平府知府。弘治三年,改济南府知府。弘治七年,升任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弘治十二年,升任江西右布政使。弘治十四年,升河南左布政使。弘治十六年,任副都御史、宣府巡抚。

  • 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 曾君棐

    曾君棐,南海人。诸生。事见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二。

  • 李夔

    李夔(1047—1121),字斯和,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北宋官员,抗金名臣李纲之父。神宗元丰三年(1080)进士,通晓军事,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后历任大宗正丞、太常少卿、京西南路安抚使等职。

  •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疾辞官。民国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诗名,为京官时,与王鹏运交,弃诗而专攻词。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著有词集《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生为补刻一卷,收入《彊村遗书》。

  • 油蔚

    曾为淮南幕职,奉使塞北,作诗别营妓卿卿。《全唐诗》收《赠别营妓卿卿》诗1首,出《才调集》卷七。事迹亦据该书。

  • 赵思

    赵思,字五畴,号补堂,盐山人。诸生。有《崠湳集》。

  •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郑金銮

    郑金銮,字殿仙。方坤四女,闽县林守良室。

  • 孔从善

    从善,永嘉人。方行以元义兵万户守昱关,与明兵再战不利,退守札溪。题「怪石、落花」一联于石壁,遂自刭。从善为足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