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无相关字典
无[w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无想[wú xiǎng]1.无所思念。 2.佛教语。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 无轨电车[wú guǐ diàn chē]电车的一种。以架空导线(两根)引电为动力,下用橡胶轮行驶,不用铁轨。 
- 无热[wú rè]佛教语。色界第四禅中的天名。谓无三灾之患,故以为名。 
- 无趣[wú qù]1.没意思,没趣。如:讨个无趣。2.缺乏悠闲、温雅、风韵、活泼、逼真、兴趣或风趣的。如:听无趣的对话。 
- 无华[wú huá]无花,没有花。 没有华美的色彩朴实无华 
- 无碍会[wú ài huì]佛教语。即无遮会或无遮大会。 
- 无霜期[wú shuāng qī]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 
- 无明业[wú míng yè]佛教语。指于人有害的痴愚恶业。 
- 无忌[wú jì]1.不猜忌。 2.无所忌惮。 3.不必避忌;没有忌讳。 
- 无赖汉[wú lài hàn]无赖子。 
- 无偿[wú cháng]没有代价的;没有报酬的。 不需代价,无须报酬的无偿资助 
- 无穷大[wú qióng dà]1.亦称“无限大”。 2.数学名词。谓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一般用符号∞来表示。 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这个变量叫做“无穷大”,用符号“∞”来表示 
- 无垢[wú gòu]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 无智[wú zhì]1.谓不运用其智。 2.愚蠢,无知。 
- 无朔[wú shuò]《春秋》记载日蚀时间,有的只书日(干支)而不书朔,称为“无朔”。 
- 无愠[wú yùn]不气愤;不怨恨。 
- 无壁[wú bì]1.没有墙壁。 2.没有限界或边际。 
- 无餍[wú yàn]1.同“无厌”。 2.不能满足。 
- 无辜病[wú gū bìng]病名。即小儿抽风症,旧时因病因不明,以为系无辜鸟血滴衣上所致。又名无辜疳。 
- 无忒[wú tuī]没有差谬。 
- 无角龙[wú jiǎo lóng]蜥蜴的别称。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武帝置守宫盂下,令朔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 无襦[wú rú]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 
- 无脚蟹[wú jiǎo xiè]喻孤独无依的人。 
- 无尽财[wú jìn cái]佛教语。寺庙中积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佛﹑法﹑僧三宝之用,称为“无尽财”。 
- 无尽[wú jìn]1.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2.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 3.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无穷尽的无尽的水源 
- 无荒[wú huāng]谓不废乱(政事)。 
- 无为化[wú wéi huà]见“无为自化”。 
- 无忧履[wú yōu lǚ]古时帝王所穿的鞋子。 
- 无容[wú róng]1.不文饰仪容。 2.不允许;不让。 3.犹言无地可容。 
- 无天[wú tiān]谓失去庇荫。 
- 无畏[wú wèi]1.无所忌惮。 2.无所畏惧。 3.不要害怕。 4.指唐五代间皇帝赐臣下在御前直言无须忌惮的一种特殊待遇。 5.佛教语。指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所畏之德。 无所畏惧英勇无畏 
- 无漏子[wú lòu zǐ]海棕的果实。 
- 无多时[wú duō shí]不一会儿。 
- 无士马[wú shì mǎ]指没有战事。 
- 无遗[wú yí]没有脱漏或馀留。 一点不遗留屠戮无遗 
- 无远[wú yuǎn]1.谓无论多远之处。 2.指杳无涯际。 3.不要疏远。 
- 无羊月[wú yáng yuè]旧称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为“无羊月”。 
- 无遮[wú zhē]1.没有掩盖,裸露。 2.佛教语。谓包容广大,没有遮隔。 3.指无遮大会。 
- 无了[wú le]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 
- 无稽[wú jī]无从查考;没有根据。 无可查考;没有根据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无稽之事。——清. 黄宗羲《原君》荒诞无稽 
- 无垠[wú yín]无边际。 广阔无边碧波无垠 
- 无虞[wú yú]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 无措[wú cuò]1.无法对付;不知如何应付。形容极其惶恐。 2.谓不执着,不拘泥。 3.无法置办。 
- 无外交[wú wài jiāo]古代谓人臣不能与别国私自往来。 
- 无记业[wú jì yè]佛教语。不记善恶之业谓之“无记业”。 
- 无患子[wú huàn zǐ]无患木所结之实。有荚,形似刀豆,内有子如珠,可入药。僧家取为念珠。 
- 无瑕[wú xiá]指玉上没有斑点。比喻没有缺点或毛病。 没有瑕疵,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白璧无瑕 
- 无形损耗[wú xíng sǔn hào]“有形损耗”的对称。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即:一是由于生产同样机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使原有固定资产的价值降低而引起;二是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社会能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效率的机器,而使旧机器贬值。一般可在预测技术进步趋势的前提下,通过缩短使用年限、实行加速折旧得到补偿。 
- 无序[wú xù]见“有序与无序”。 
- 无内[wú nèi]犹言无穷小。与“无外”相对。 
- 无条[wú tiáo]《山海经》中所载草名。 
- 无上法[wú shàng fǎ]佛教语。指?盘。谓一切法中无过涅盘。 
- 无气歇[wú qì xiē]没有歇息。 
- 无其奈[wú qí nài]犹言无可奈何。 
- 无天事[wú tiān shì]无天理之事。指犯法的事。 
- 无倒断[wú dǎo duàn]不断,没完没了。 
- 无检[wú jiǎn]1.没有法度标准。 2.不检点。谓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 
- 无聊[wú liáo]①精神空虚,没有寄托:闲极无聊|几度无聊倍惆怅。②无以为生:无聊之民|兵戈日交,河东弘农间百姓无聊矣。③说话、做事没有意义和作用,令人讨厌:无聊话少说|这人真无聊。 
- 无头[wú tóu]1.没有头颅。 2.指斩首的,杀身的。 3.没有线索可查的。 4.没了头脑。形容走投无路。 
- 无尽灯[wú jìn dēng]佛教语。谓以一灯点燃千百盏灯。比喻以佛法度化无数众生。 
- 无误[wú wù]没有差错的性质或状态。 没有差错的性质或状态 
- 无状[wú zhuàng]1.没有形状。 2.没有功绩。 3.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 4.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多作自谦之辞。 5.谓罪大不可言状。 6.没有事实;没有根据。 7.引申为无缘故。 
- 无撚指[wú niǎn zhǐ]来不及一拈指头。形容时间短暂。 
- 无算乐[wú suàn lè]1.亦作“无筭乐”。 2.指古代某些典礼中演奏的无定数的乐歌,直到尽欢而止。 
- 无畏施[wú wèi shī]佛教语。谓持戒之人以无畏之心施于众生。 
- 无质[wú zhì]1.没有诚信。 2.没有实体。 
- 无理式[wú lǐ shì]根号里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如2x-y+5,3x+y。 
- 无秽[wú huì]1.指人品清白,高洁,不被玷污。 2.不脏;不污浊。 
- 无阶[wú jiē]谓没有门径。 
- 无缚[wú fù]谓身心没有拘束。 
- 无侣[wú lǚ]1.无可匹比。 2.没有同伴。 
- 无补[wú bǔ]无益;无所帮助。 没有补益,无益这样恐怕无补于事 
- 无石子[wú shí zǐ]见“无食子”。 
- 无礼[wú lǐ]不循礼法;没有礼貌。 缺乏礼貌;缺乏对人适当的尊敬、尊重 
- 无庄[wú zhuāng]古美人名。 
- 无时[wú shí]1.不定时,随时。 2.不知何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 4.不逢时会。 
- 无怪乎[wú guài hū]谓对某种现象不感到奇怪。 表示知道了原因,所说的情况就不足怪外面起风了,无怪有点冷 
- 无心毫[wú xīn háo]古代特制的长锋毛笔。 
- 无出[wú chū]1.别出去。 2.不要交纳。 3.不能超过。 4.谓未生育子女。 
- 无归[wú guī]1.不回去;不回归。 2.无所归宿。 3.指不出嫁。 
- 无声片[wú shēng piānr]没有声音,只有形象的影片。也称默片。 
- 无处[wú chǔ]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2.犹无为,无常。 
- 无所[wú suǒ]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 无状子[wú zhuàng zǐ]不肖子。 
- 无是处[wú shì chù]1.没有这个所在。 2.没法子,不知如何是好。 3.不得了,没完没了。 
- 无量寿[wú liàng shòu]1.极言高寿,长生不老。 2.指无量寿佛。 
- 无战[wú zhàn]谓不滥用武力。 
- 无遴[wú lín]不吝惜。 
- 无已[wú yǐ]1.不倦,不怠。 2.无止境;无了时。 3.不得已。 
- 无牛[wú niú]1.没有牛。 2.谓邦邑贫困。 
- 无风[wú fēng]1.没有风。 2.草名。薇衔的别名。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 无眚[wú shěng]没有灾祸。 
- 无辙[wú zhé]没有车辙。引申为没有痕迹。形容义理抽象。 
- 无产阶级[wú chǎn jiē jí]即“工人阶级”。 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受资产阶级剥削的阶级;工人阶级 
- 无颠[wú diān]中药薇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 
- 无佗[wú tuó]见“无他”。 
- 无些[wú xiē]没有一点儿。 
- 无神[wú shén]1.不存在神明。 2.犹言不显灵。 3.没有神采。 
- 无声[wú shēng]1.没有声音。 2.吞声;不说话。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 无冀[wú jì]没有希望。 
- 无价[wú jià]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 
- 无霸[wú bà]1.没有霸主。 2.指巨人巨无霸,以史载其欲助王莽镇天下而闻名。 
- 无数[wú shù]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 3.不知底细。 
- 无厌[wú yàn]1.不满足;没有限止。 2.不厌倦;不厌烦。 
- 无限[wú xiàn]见“有限与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前程无限 
- 无几[wú jǐ]1.没有多少;不多。 2.谓时间不多;不久。 
- 无个事[wú gè shì]没有一点儿事。 
- 无忧城[wú yōu chéng]唐代吐蕃对维州的称号。以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故称。后改名威州,故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 无告[wú gào]指有苦无处诉的人。 
- 无象[wú xiàng]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 无甔石[wú dān shí]1.亦作“无儋石”。 2.谓连少量存粮也没有。形容家贫。 
- 无操[wú cāo]1.谓徒手无所操执。指空手。 2.不费心思。 
- 无资[wú zī]见“无赀”。 
- 无难[wú nán]没有困难;不困难。 
- 无柰[wú nài]见“无奈”。 
- 无需[wú xū]不需要;不用。 
- 无亦[wú yì]不也。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同“不亦”。表示委婉的反问,可译为“不是”、“岂是”无亦犹是也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无源[wú yuán]1.没有源头。 2.没有缘由。 
- 无岁[wú suì]谓荒年。 
- 无旷[wú kuàng]1.亦作“无圹”。 2.不懈怠。 3.不空,不断。 
- 无一时[wú yī shí]不多一会。 
- 无行[wú xíng]1.不复他往。 2.没有善行;品行不端。 3.指无行的人。 
- 无禁[wú jìn]1.不予禁止。 2.不算违禁。 
- 无头鬼[wú tóu guǐ]没头的鬼。指神话中的獝狂。 
- 无可奈[wú kě nài]见“无可那”。 
- 无恒[wú héng]1.没有恒心。 2.犹不经,不正常。 没有恒心,不能持久 
- 无底[wú dǐ]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 2.无限度;无穷尽。 3.谓不知底细。 
- 无任徒[wú rèn tú]古代指无技能或无法取保的劳役刑徒。 
- 无碍[wú ài]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 无身[wú shēn]1.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 2.谓身死。 
- 无选[wú xuǎn]指不任贤人。 
- 无仪[wú yí]没有威仪。《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毛传:“妇人质无威仪也。”一说,没有专善。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惟议酒食尔,无遗父母之忧。”朱熹集传:“仪,善……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 无箇[wú gè]1.犹没有。 箇,语助词。 
- 无产者[wú chǎn zhě]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 
- 无何[wú hé]1.没有什么。多指没有什么事。 2.不多时;不久。 3.“无何有之乡”之省称。 
- 无梁桶[wú liáng tǒng]桶无梁则提不起,故以“无梁桶”为“别提”的隐语。 
- 无辱[wú rǔ]1.谦词。犹言不劳枉驾。 2.不受耻辱;不受侮辱。 
- 无鲑菜[wú guī cài]《南史.庾杲之传》:“﹝庾﹞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韭﹑生韭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按,鲑,泛称鱼类菜肴,“韭”﹑“九”谐音,三“九”故称二十七。庾食三种韭而无鲑菜,任昉反戏语说他食鲑多种。后因以“无鲑菜”为生活清苦之典。 
- 无忧[wú yōu]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 无储[wú chǔ]1.没有积蓄。 2.犹很少,不多。 
- 无机肥料[wú jī féi liào]不含有机物质的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等。 
- 无故[wú gù]1.没有原因或理由。 2.特指没有发生非常的变故。 3.犹日新。《庄子.秋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晋郭象注:“无故,日新也。”成玄英疏:“虽复终而复始,而未尝不新。”@说犹无常﹑无定。高亨新笺:“故读为固。无故犹言无常﹑无定。” 
- 无明夜[wú míng yè]见“无明无夜”。 
- 无甯[wú níng]见“无寧”。 
- 无盐[wú yán]1.缺盐。 2.亦称“无盐女”。即战国时齐宣王后钟离春。因是无盐人,故名。为人有德而貌丑。后常用为丑女的代称。 3.指貌丑而有贤德的妇女。 4.古地名。战国时为齐邑,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北齐时废。 5.复姓。《史记.货殖列传》有无盐氏。 
- 无业[wú yè]1.无贡赋之职事。 2.没有职业或不务正业。亦指无职业或不务正业之人。 
- 无弦琴[wú xián qín]没有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 无巴壁[wú bā bì]1.亦作“无笆壁”。亦作“无把臂”。 2.没有根据;没有着落。 
- 无谋[wú móu]没有计策。 
- 无题诗[wú tí shī]诗人作诗另有寄托,不便明确标明诗的题目,故意用“无题”作为篇名。这样的诗称为“无题诗”。有时用诗的开头二字作为题目,但篇名不能概括全诗的内容(如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诗),也属于“无题诗”。李商隐的诗集中,篇名为《无题》的诗较多。 
- 无凭[wú píng]1.无所倚仗。 2.没有凭据。 
- 无赦[wú shè]不宽免罪罚。 
- 无贷[wú dài]不予宽恕。 
- 无梁斗[wú liáng dòu]斗无梁则无以量物,故以“无梁斗”喻言语之无定准或反复无常。 
- 无拨[wú bō]方言。没得,没有。 
- 无征[wú zhēng]1.没有证明;没有实据。 2.没有征兆或迹象。 
- 无把握[wú bǎ wò]缺乏信心或没有把握的。如:处理他们的…无准备,无把握,无经验的问题。 
- 无员[wú yuán]无固定的官员数额。 
- 无上道[wú shàng dào]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 无名帖[wú míng tiě]攻讦或恐吓别人的不具名的帖儿。 攻讦或恐吓别人的不具名的帖儿 
- 无裨[wú bì]无补,无助。 
- 无多子[wú duō zǐ]没有多少。 
- 无艺[wú yì]1.没有定法;没有常道。 2.没有极限或限度。 3.没有文才。 
- 无碑记[wú bēi jì]不可胜计;无数。 
- 无畴类[wú chóu lèi]不分种类。谓全部。 
- 无骞[wú qiān]1.没有欠缺;无亏。 2.没有违背。 
- 无量心[wú liàng xīn]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计有四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 
- 无本[wú běn]1.没有树根。参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没有本源,没有本始。 3.唐诗人贾岛初为浮图,法号无本。 
- 无着[wú zhuó]佛教语。无所羁绊;无所执着。 没有落脚依靠之处无着入手 
- 无猜[wú cāi]没有疑虑;不避嫌疑。 没有猜忌;不顾虑无猜的感情 
- 无位[wú wèi]犹失位。谓在上故贵,但无人君之德,则失其位。 
- 无曾[wú zēng]犹不曾,没有。 
- 无须[wú xū]副词。表示劝告或者制止:无须提醒|无须顾虑|无须东奔西走。 
- 无问[wú wèn]1.不论。 2.不提问题。 
- 无消说[wú xiāo shuō]不用说。 
- 无济[wú jì]1.无所补益。 2.不可救治。 即“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 无机物[wú jī wù]“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除碳元素以外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氢氧化钠等。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光气、一氧化碳等)也包括在内。大致可分酸、碱、盐、氧化物等四大类。 
- 无视[wú shì]不放在眼里;漠视;不认真对待。 不放在眼里;根本不考虑这位编辑不能无视这个问题 
- 无写[wú xiě]方言。问候语。犹无恙,无他。 
- 无己[wú jǐ]1.犹无我。 2.不固执己见。 
- 无莫[wú mò]虚无寂寞。 
- 无原[wú yuán]谓不可测的本原。 
- 无邻[wú lín]1.没有伴侣。 2.无与伦比。 
- 无字句[wú zì jù]指参禅悟道的诗句。 
- 无治[wú zhì]1.无为而治。 2.谓国家不太平。 3.不加惩罚。 
- 无度[wú dù]1.不依法度。 2.不加节制。 3.犹无比。 4.无以度日。 无节制,没有限度无度不丈夫饮食无度 
- 无亲[wú qīn]1.犹言没有偏爱。 2.没有亲近﹑贴心的人。 3.不近人情;苛刻。 
- 无人[wú rén]1.没有人才。 2.没有人;没人在。 
- 无宁[wú nìng]1.副词。毋宁:不自由,无宁死|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2.(-nìng)副词。实乃;实在是:这点钱对于她,无宁是杯水车薪。3.不安静;不平静:搜奇日有富,嗜善心无宁。 
- 无必[wú bì]谓没有成见。 
- 无称[wú chēng]无可称述或称赞。 
- 无形[wú xíng]1.不见形体。 2.不露形迹;未露形迹。 3.犹言不知不觉。 
- 无玷[wú diàn]没有瑕疵;不受玷污。 
- 无分[wú fēn]1.无己之份。谓没有得到颁赐物。 2.没有机缘。 
- 无为法[wú wéi fǎ]佛教语。同“有为法”相对。指离生灭因缘造作﹑永恒不变的法性真理。 
- 无事哏[wú shì gén]犹言无端耍威风。 
- 无僇[wú lù]见“无廖”。 
- 无毡[wú zhān]没有毡子。唐郑虔为国学广文馆博士,在官贫约,杜甫赠诗有“坐客寒无毡”句。见《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后以“无毡”为居官清寒之典。 
- 无生法[wú shēng fǎ]佛教语。谓真如之理﹑涅盘之体能离开生灭。 
- 无憀赖[wú liáo lài]1.无所依从。 2.精神无所寄托。 
- 无裹[wú guǒ]犹无形。 
- 无及[wú jí]1.没有赶到。 2.来不及。 没时间,来不及悔恨无及 
- 无遂事[wú suì shì]谓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 
- 无至[wú zhì]无所不至,没有止境。 
- 无意识[wú yì shí]出于不知不觉的,没有留意到的。如:无意识的偏见。 
- 无边[wú biān]1.没有边际。 2.犹无数,无穷。 没有边际无边界框 
- 无匹[wú pǐ]1.无会合者。 2.无配偶。 3.无双;无可匹比。 无比;无可匹配举世无匹 
- 无日[wú rì]1.不日,为时不久。 2.无一日。犹言天天。 3.遥遥无期。 4.没有太阳。 
- 无名肿毒[wú míng zhǒng dú]中医指一切无可称名的毒疮。 
- 无底窦[wú dǐ dòu]无底洞。 
- 无漏果[wú lòu guǒ]佛教语。谓修持无漏法所得的证果,四谛中灭谛之涅盘即是。 
- 无藏[wú cáng]1.不收藏;不储积。 2.不隐讳;不隐藏。 
- 无双树[wú shuāng shù]即琼花木。以珍异少有,故名。 
- 无穷小[wú qióng xiǎo]1.亦称“无限小”。 2.数学名词。谓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即以零为极限的变量。 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即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 无赐[wú cì]没有穷尽。赐,通“儩”。 
- 无全牛[wú quán niú]谓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以“无全牛”比喻技艺精纯的境界,或谓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 
- 无用[wú yòng]1.不起作用,没有用处。 2.以指没有作用的事物。 3.不需要,不用。 4.犹无能,没有才干。 5.犹无法。 
- 无名火[wú míng huǒ]同“无明火”。 
- 无腆[wú tiǎn]不雄厚。谓不强大。 
- 无道[wú dào]1.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2.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3.泛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 4.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 5.没有说;莫道。 6.没有办法。 暴虐,没有德政伐无道。——《史记.陈涉世家》 
- 无跌[wú diē]不至失误。 
- 无敢[wú gǎn]不敢。 
- 无贰[wú èr]1.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 2.不可改变。 
- 无蔕[wú dì]没有牵挂或牵连。形容活动自如。语本 汉 班固《答宾戏》:“上无所蔕,下无所根。”南朝 梁简文帝《筝赋》:“如浮波之远騖,若丽树之争荣;譬云龙之无蔕,如笙风之有情。”唐 杜甫《解忧》诗:“呀坑瞥眼过,飞櫓本无蔕。”宋 杨万里《四月十三日度鄱阳湖》诗:“豁然地无蔕,渺若海不岸。” 
- 无母[wú mǔ]1.失去母亲。 2.鸟名。 
- 无统[wú tǒng]1.没有系统。 2.谓分裂割据,不得正统。 3.没有统领。 
- 无经[wú jīng]1.没有常规或法度。 2.谓不能用通常的言语文字表述。 
- 无筴[wú cè]见“无策”。 
- 无支祁[wú zhī qí]1.亦作“无支奇”。亦作“无支祈”。 2.古代传说中淮水水怪名。 
- 无执[wú zhí]不执着;不拘泥。 
- 无缝塔[wú fèng tǎ]僧死入葬,地上立一圆石作塔,没有棱﹑缝﹑层级,故称无缝塔。以形如卵,又称卵塔。 
- 无以[wú yǐ]1.不采用。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 3.不得已。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 无过是[wú guò shì]1.不外乎,只不过。 2.没有胜过。 
- 无绪[wú xù]1.没有头绪;没有线索。 
- 无斁[wú yì]1.不厌恶;不厌倦。 2.犹无终,无尽。 
- 无忓[wú gān]不要干预。 
- 无令[wú lìng]1.没有律令。 2.不使。 
- 无完肤[wú wán fū]1.没有完好无伤的肌肤。 2.比喻一无是处。 
- 无嫌[wú xián]1.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 2.犹无妨。 
- 无字碑[wú zì bēi]1.指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絶何由奫?”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一说为汉武帝所立。 2.陕西干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干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制述之意也。此说亦 
- 无定着[wú dìng zhe]谓没有一定。 
- 无情手[wú qíng shǒu]中药碙砂的别名。 
- 无里[wú lǐ]见“无俚”。 
- 无隙[wú xì]没有隔阂。 
- 无暨[wú jì]犹不已,无限。 
- 无委[wú wěi]1.没有积聚。 2.不要委弃。 
- 无奈何[wú nài hé]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 无心草[wú xīn cǎo]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 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 无胈[wú bá]谓因极度劳苦而皮肤不生细毛。 
- 无类[wú lèi]1.没有常法。 2.不分类别。 3.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 4.没有礼貌。 5.犹不肖。 6.没有朋类或同伴。 
- 无生[wú shēng]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 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 无藉在[wú jiè zài]犹言无聊赖或无顾忌。 
- 无名指[wú míng zhǐ]中指与小指之间的指头。 中指和小指之间的指头 
- 无比[wú bǐ]没有什么可以相比;非常:无比光荣|精美无比|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我们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无比自豪。 
- 无疑[wú yí]1.没有疑惧;没有猜疑。 2.没有疑问。 没有可疑之处,表示非常肯定确信无疑 
- 无筭[wú suàn]见“无算”。 
- 无不达[wú bù dá]传说中的异人。 
- 无准拟[wú zhǔn nǐ]尚无确定的打算﹑安排。 
- 无行止[wú xíng zhǐ]谓行踪不定;行迹可疑。 
- 无预[wú yù]犹无与。不加入;无关连。 
- 无讳[wú huì]1.没有顾忌;没有隐讳。 2.不讳。指灭亡。 
- 无人区[wú rén qū]指侵略者和反动派用烧杀等残暴手段造成的没人居住的地区。 
- 无比店[wú bǐ diàn]宋赵?致仕后,其官邸更为客邸,因其壮丽无比,时称“无比店”。 
- 无使[wú shǐ]喻不能。 
- 无闲[wú xián]见“无间”。 
- 无德[wú dé]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 2.指无德行之人。 3.不用感恩。 4.见“无德而称”。 5.见“无得”。 
- 无籍人[wú jí rén]无赖汉。 
- 无寥[wú liáo]无聊,空闲而烦闷。 
- 无赖子[wú lài zǐ]刁顽耍奸﹑为非作歹的人。 
- 无上乘[wú shàng chéng]佛教浯。谓至极之佛法。大乘之别名。 
- 无邪[wú xié]1.谓无邪僻,无邪曲。 2.我国古代诗教的一种观点。谓诗的最高标准是中和雅正,谓之“无邪”。 3.指物体中分没有偏差。 
- 无緖[wú xù]1.没有头绪;没有线索。 2.没有情绪。 3.詈词。犹无道,无理。 
- 无有[wú yǒu]1.没有。 2.指匮乏。 3.犹无比。 4.无与有。指贫与富。 5.指不见形相的东西。 没有“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果无有。 
- 无资格[wú zī gé]没有合法权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有的条件、身分等。 没有合法权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有的条件、身分等 
- 无他[wú tā]1.亦作“无它”。亦作“无佗”。 2.没有别的。 3.犹无恙;无害。 4.无二心,专一。 
- 无事[wú shì]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3.无所事事。 4.无须;没有必要。 5.无端;没有缘故。 
- 无食子[wú sì zǐ]1.亦作“无石子”。 2.乔木名,产于中东沙漠地带。树形似柽,果实可食,亦可入药。 
- 无怪[wú guài]不足为奇。 表示知道了原因,所说的情况就不足怪外面起风了,无怪有点冷 
- 无限小[wú xiàn xiǎo]见“无穷小”。 
- 无敌[wú dí]1.没有可与对抗的;没有可与比拟的。 2.无视敌人。犹轻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无敌将军 
- 无生篇[wú shēng piān]指佛经。 
- 无非[wú fēi]没有文饰﹑文采。 不外;没别的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 无夷[wú yí]即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河神名。 
- 无失[wú shī]1.没有失误。 2.不遗漏。 3.没有损失。 4.佛教指酒戒五神之一。 
- 无俾[wú bǐ]不使。 
- 无明[wú míng]1.目不见。 2.梵语avidy?的意译。谓痴愚无智慧。 3.指无明火。 
- 无觉[wú jué]1.未睡醒。 2.没有知觉。 
- 无何境[wú hé jìng]同“无何乡”。 
- 无尤[wú yóu]没有过失。 
- 无吊[wú diào]不吊丧。 
- 无二[wú èr]1.谓没有异心。 2.独一无二。 3.没有两样,相同。 
- 无如[wú rú]无所依归。如,归往。 无可奈何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 无量佛[wú liàng fó]见“无量寿佛”。 
- 无遇[wú yù]谓没有得到用世的机会。 
- 无墨水[wú mò shuǐ]相传北魏﹑北齐取士,发现试卷拙劣的,罚饮墨水一升,后遂以“无墨水”嘲人文理不通。 
- 无邮[wú yóu]没有罪过。 
- 无支奇[wú zhī qí]见“无支祁”。 
- 无眼人[wú yǎn rén]喻没有见识的人。 
- 无不[wú bù]没有不;全是。 
- 无救[wú jiù]1.没有救兵。 2.不加补救。 3.无所救助。 
- 无辔[wú pèi]1.谓驾马没有缰绳。 2.比喻驰骋自由。 
- 无泥[wú ní]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 无生话[wú shēng huà]佛教语。指无生无灭的佛法真谛。 
- 无物[wú wù]不存在东西:空洞。 不存在东西;空洞 
- 无皂白[wú zào bái]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无繇[wú yáo]同“无由”。 
- 无头案[wú tóu àn]没有任何线索的案件或事情。 没有任何线索的案件或事情 
- 无媿[wú kuì]见“无愧”。 
- 无愁[wú chóu]1.没有忧虑。 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北齐后主所倡作,至唐天宝年间,改名《长欢》。 
- 无庸[wú yōng]1.无须,不必。 2.平庸,无所作为。 3.没有用处。 毋庸;无须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 无次[wú cì]1.没有秩序;没有章法。 2.失去位次。 3.犹言不列等,最下等。 
- 无生忍[wú shēng rěn]佛教语。谓通达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心。 
- 无多[wú duō]没有多少。 
- 无箇事[wú gè shì]见“无个事”。没有一点儿事。 
- 无或[wú huò]不要。 
- 无信[wú xìn]1.不要相信;不相信。 2.不守信用,没有信用。 
- 无方[wú fāng]没有边际。 
- 无全[wú quán]1.谓不能存活。 2.没有完整的。 
- 无损[wú sǔn]1.没有减轻或减少;没有妨害。 2.传说中兽名。 
- 无当[wú dàng]不值,不逢。 
- 无那哈[wú nà hā]方言。犹言没办法。 
- 无生理[wú shēng lǐ]佛教语。谓无生无灭的真谛。 
- 无过蛊[wú guò gǔ]见“无过虫”。 
- 无群[wú qún]犹言无可伦比。 
- 无嗣[wú sì]没有继承的人;没有后代。 
- 无辜[wú gū]①没有罪恶:无辜者反加以罪,有罪者得隐其辜。②没罪的人:残害无辜|不忍杀无辜,所以分黑白。 
- 无奈[wú nài]①无法应付:百般无奈|只愁雪虐梅无奈。②事情出现了不如意的局面;可惜:无奈天公不作美|无奈归期促。 
- 无伤[wú shāng]1.没有什么关系;不妨。 2.不损害;不伤害。 3.即罔象。神话传说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无伤。”一说,水神名。参阅《庄子.达生》“水有无伤”唐陆德明释文。 
- 无愧[wú kuì]1.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2.谓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于心无愧 
- 无期徒刑[wú qī tú xíng]将罪犯终生监禁于特定场所的刑罚。其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在我国,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劳动改造。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刑或假释(须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指把犯人的终身自由剥夺的刑罚 
- 无私[wú sī]公正没有偏心;不自私。 
- 无在[wú zài]1.犹言不在乎。 2.犹无奈。 
- 无住[wú zhù]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 无款[wú kuǎn]没有派头﹑样儿。 
- 无丑[wú chǒu]犹言不知羞耻。 
- 无殊[wú shū]没有差别。 没有特别之处 
- 无适[wú shì]1.犹无往,到处。 2.不快,不舒畅。 
- 无怀氏[wú huái shì]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 无闻[wú wén]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2.听不见;没有听到。 
- 无加[wú jiā]1.没有增添。 2.犹不施。 
- 无忝[wú tiǎn]不玷辱;不羞愧。 
- 无穷[wú qióng]没有穷尽;没有极限。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传之无穷。后患无穷无穷的悔恨 
- 无愆[wú qiān]1.没有过失。 2.没有丧失。 3.没有超过。 
- 无波[wú bō]1.不起波澜。 2.以喻时世安定。 
- 无颜[wú yán]羞愧,没有脸面见人。 
- 无威[wú wēi]1.不施威力。 2.不自重;没有威信。 
- 无可[wú kě]1.犹言无可无不可。 2.不能,无法。 3.犹言没有可以。 
- 无贰虑[wú èr lǜ]犹言无他念。 
- 无漏帐[wú lòu zhàng]一种特制的有底罩的帐子。 
- 无验[wú yàn]1.不灵;没有效果。 2.没有实证。 
- 无来[wú lái]1.不知所自来。 2.犹言无一来者。 3.没有到来。 
- 无法[wú fǎ]1.无视法纪。 2.没有办法。 没辙,想不出办法我无法做出这道题 
- 无由[wú yóu]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没有门径或机会相见无由 
- 无媒[wú méi]1.没有婚姻介绍人。 2.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 
- 无盐女[wú yán nǚ]见“无盐”。 
- 无口匏[wú kǒu páo]没口葫芦。宋贤相李沆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 
- 无事处[wú shì chù]没有办法。 
- 无偶[wú ǒu]1.无与匹比。 2.没有同伴。 
- 无机化学[wú jī huà xué]研究除有机化合物外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来源、性质、结构、有关理论、化学变化规律及应用等的一门学科。后又派生了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放射化学、合成无机化学等分支学科。 
- 无以为[wú yǐ wéi]犹无用,没用。 
- 无过虫[wú guò chóng]宋代戏曲艺人的别称。 
- 无过[wú guò]1.没有过失。 2.没有超过。 3.不外乎,只不过。 4.犹不如,比不上。 
- 无暇[wú xiá]来不及;没有空闲时间。 没有空闲无暇日 
- 无息[wú xī]1.不间断。 2.没有利息。 
- 无比户[wú bǐ hù]古指豪富无比的家族。 
- 无蕲[wú qí]没有封疆界限。蕲,通“圻”。 
- 无强[wú qiáng]不强制,顺乎自然。 
- 无等双[wú děng shuāng]无可与并者。谓出类拔萃。 
- 无味[wú wèi]1.谓平淡无奇,不含深致。 2.没有滋味;没有兴味。 3.没有气味。 
- 无通[wú tōng]传说在九州外的大沼泽名。 
- 无记[wú jì]佛教语。谓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 
- 无期[wú qī]1.无穷尽;无限度。 2.指无了期。 3.犹言不知何时,难有机会。 4.指没有约定日期。 
- 无缘[wú yuán]没有镶绲。 
- 无上[wú shàng]1.至高,无出其上。 2.谓无可听从之上司。 3.目无长上。 没有比它更高的无上荣耀 
- 无颜帢[wú yán qià]一种无檐便帽。 
- 无貌[wú mào]1.没有美的仪容。 2.指不设供人敬奉的偶像。 
- 无为谓[wú wéi wèi]《庄子.知北游》中假托的人名。犹言无为无谓。 
- 无算[wú suàn]1.亦作“无筭”。 2.不计其数。极言其多。 3.没有一定数量。 4.不成数目。表示甚少。 5.引申指不足比量,谓无足与别人相比。 无法算计。形容数目多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死伤无算 
- 无訾[wú zī]不可数计。訾,通“赀”。 
- 无端[wú duān]①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无端猜疑|无端责难|祸集非无端。②没有开端、起点:始乎无端,卒乎无穷。 
- 无堤[wú dī]犹无限。 
- 无形中[wú xíng zhōng]1.亦作“无形之中”。 2.不知不觉之间;不具备名义而有其实质之情况下。 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无名义而有实质的情况下小张无形中成了他的助手 
- 无厚[wú hòu]1.薄,没有厚度。 2.薄待,没有厚施。 3.谓不加深。 
- 无机[wú jī]1.任其自然;没有心计。 2.没有机会﹑机遇。 3.化学名词。一般指除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外不含碳原子的化合物。如无机肥料﹑无机盐等。 原指化合物是跟非生物体有关或从非生物体而来,现通常指化合物不含碳原子无机盐 
- 无旧[wú jiù]没有旧交情。 
- 无术[wú shù]没有办法。 
- 无名氏[wú míng shì]指姓名不可考的人。 不愿公布姓名或查不出姓名的人 
- 无性[wú xìng]佛教语。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 
- 无妄[wú wàng]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干上。 2.谓真实,真相。 3.不测;意外。 4.必然。语出《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鲍彪注:“无妄,言可必。” 
- 无眹[wú zhèn]见“无朕”。 
- 无烟钢[wú yān gāng]钢枪。一种土制武器。 
- 无生果[wú shēng guǒ]佛教语。谓经修持求得涅盘之理,而无生灭之果。 
- 无铨次[wú quán cì]不论顺序。 
- 无妨[wú fáng]①不妨;可以:说也无妨|无妨终日近笙歌。②没有妨碍、祸害:诸苦悉去,殊无妨也。 
- 无字悟[wú zì wù]佛教语。佛教常谓只执着文字不能见性悟道,特别是禅宗单提“教外别传”的“心印”,故称“不立文字”。后因称参禅悟道为“无字悟”。 
- 无端端[wú duān duān]犹言平白无故。 
- 无柯[wú kē]1.没有斧头。 2.没有枝丫。 
- 无将[wú jiàng]1.原谓勿存叛逆篡弑之心。 2.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 
- 无功[wú gōng]1.没有功劳。 2.没有收获﹑成效。 没有功劳 
- 无遮斋[wú zhē zhāi]即无遮大会。 
- 无患[wú huàn]1.无所忧惧;没有灾祸。 2.指无患木。 
- 无耗[wú hào]没有消息。 
- 无官[wú guān]1.没有官职。 2.谓不必备员,有其人则充之。 
- 无遮会[wú zhē huì]见“无遮大会”。 
- 无尽藏[wú jìn cáng]1.佛教语。谓佛德广大无边,作用于万物,无穷无尽。《大乘义章》十四:“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 2.泛指事物之取用无穷者。 
- 无廖[wú liào]1.亦作“无僇”。 2.不努力,不尽力。 
- 无伍[wú wǔ]无人可以为伍。 
- 无取[wú qǔ]1.不取为己有。 2.不足取。 
- 无迹[wú jì]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 无它[wú tā]见“无他”。 
- 无替[wú tì]不废;无尽。 
- 无等[wú děng]没有等级差别。 
- 无是公[wú shì gōng]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后以之泛指虚构的人物。 
- 无恙[wú yàng]指没有疾病等事:别来无恙|安然无恙。 
- 无翼[wú yì]没有翅膀。比喻没有凭藉。 
- 无正[wú zhèng]1.谓没有正确的。 2.无人评正是非。 
- 无出头[wú chū tóu]谓无法摆脱困境。 
- 无我[wú wǒ]1.没有自我;没有我这个人。 2.不抱一己之见;无私心,忘我。 3.佛教语。谓世界上不存在实体的自我,以诸法无我为根本义。 
- 无听[wú tīng]指不纳忠言。 
- 无名印[wú míng yìn]中药地榆的别名。 
- 无所住[wú suǒ zhù]佛教语。谓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执。 
- 无知[wú zhī]1.没有知觉。 2.指失去知觉。 3.没有知识,不明事理。 4.指不明事理的人。 5.无人知晓。 6.犹言没有匹配。 不懂情理;缺乏知识年幼无知 
- 无素[wú sù]1.不经常。 2.平素不交往。 
- 无能[wú néng]1.没有才能;没有能力。 2.指没有才能或能力的人。 3.谦词。犹不才。 4.谓不能有所作为。 毫无能力腐败无能 
- 无往[wú wǎng]犹言无论到哪里。常与“不”“非”连用,表示肯定。 
- 无忧扇[wú yōu shàn]中药枇杷叶的别称。见宋陶谷《清异录.药谱》。 
- 无懕[wú yān]同“无厌”。不能满足。 
- 无韵[wú yùn]不押韵。指诗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 无际[wú jì]1.犹无边;无涯。 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 3.不能达到。 无边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 无干浄[wú gān jìng]见“无乾浄”。wú gān jìng。 
- 无实[wú shí]1.指植物不结子实。 2.不真实;不诚实。 3.没有实体。 
- 无清头[wú qīng tóu]1.方言。谓脑子糊涂。 2.方言。谓(言行)越轨,不正经。 
- 无穷尽[wú qióng jìn]用不尽,不枯竭,源源不断。 用不尽,不枯竭,源源不断 
- 无弃材[wú qì cái]没有无用的材料。常喻人各有用。 
- 无止境[wú zhǐ jìng]永不结束的:无休止的。 永不结束的;无休止的无止境的幻想 
- 无忧王[wú yōu wáng]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意译。 
- 无晓夜[wú xiǎo yè]不分昼夜。 
- 无踪[wú zōng]亦作“无蹤”。没有踪迹或踪影。 
- 无褒弹[wú bāo dàn]无可指责。 
- 无析[wú xī]谓完善,没有分散﹑损耗。 
- 无万千[wú wàn qiān]见“无万大千”。 
- 无壅[wú yōng]1.没有阻塞,畅通。 2.没有积压﹑积滞。 
- 无忧树[wú yōu shù]佛教传说的一种异树。相传悉达太子即生此树下。 
- 无理数[wú lǐ shù]无限不循环小数。任何无理数都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已通过不可公度量(如正方形边长与其对角线长之比),发现了无理数,但其严格定义直到19世纪才由戴德金、康托尔等人建立。 
- 无直[wú zhí]1.不正。 2.犹言没有钱。 
- 无衣[wú yī]《诗.秦风》篇名。写士兵在战斗前的相互帮助和同仇敌忾之情。春秋时楚国郢都被吴军攻破,楚臣申包胥向秦国请求援兵,秦哀公曾赋《无衣》以示同情,并随即出兵援楚。 
- 无泽[wú zé]1.没有光泽。 2.没有恩施。 
- 无间[wú jiàn]1.亦作“无闲”。 2.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 3.指精微的义理。 4.不断;不分。 5.没有隔阂;关系极密。 6.指没有疏远;不要见外。 7.无可非议;无懈可击。 8.即无间地狱。 
- 无酒[wú jiǔ]1.没有酒。 2.没有喝醉。 
- 无顿[wú dùn]1.佛教语。谓没有顿悟。 2.犹不必。 
- 无始[wú shǐ]1.没有起始。 2.指太古。 
- 无神论[wú shén lùn]与“有神论”相对。否定一切宗教信仰和鬼神存在的学说。反对在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神并由它主宰世界万物和人类命运的观点。其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宗教有神论产生和发展的秘密,对宗教的本质、根源和消亡途径都作了科学的说明。 认为既没有上帝又没有任何别的神存在的学说 
- 无颣[wú lèi]没有毛病。 
- 无万数[wú wàn shù]不知多少万数。极言其多。 
- 无根[wú gēn]1.没有根部。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3.比喻行踪无定。 
- 无徒[wú tú]1.没有朋友;没有同伴。 2.指无赖之辈。 3.指无赖之行。 
- 无是非[wú shì fēi]没有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 
- 无偏[wú piān]不偏颇。 
- 无骏[wú jùn]喻无才。骏,良马。战国时燕昭王欲招纳贤士以振兴国家,郭隗对他说:从前有人以五百金购买已死千里马之首,不期年而千里马三至,大王如欲招纳贤士,不妨“先从隗始”。昭王为筑黄金台而师之,于是天下贤士纷纷至燕。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为自谦无才之典。 
- 无戏言[wú xì yán]谓说话算数,不开玩笑。 
- 无常[wú cháng]①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②旧称勾魂之鬼:白无常、黑无常|无常小鬼。③指死去:贫道已力衰弱,无常将至|其诸同志,游历诸国,而或有还者,或有无常者。 
- 无谓[wú wèi]①没有意义:无谓的牺牲|无谓的冒险,称不上勇敢。②漫说;不要以为:无谓我老耄而舍我。 
- 无力[wú lì]1.没有力气;没有力量。 2.没有能力;无能为力。 
- 无终[wú zhōng]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 2.三国魏田畴志行卓越,隐居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3.古代山戎国名。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后迁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而得名。 
- 无骨[wú gǔ]1.指人体中没有骨的部位。 2.体无骨骼。形容体态柔软轻盈。 3.以指无骨虫。 4.不要折伤骨骼。 5.谓没有骨气。 6.指文辞没有风格骨力。 7.指字体柔弱无力。 
- 无谖[wú xuān]纯正,无邪。 
- 无干凈[wú gān jìng]1.见"无干凈"。 
- 无星秤[wú xīng chèng]没有秤星的秤。比喻随缘不执着。 
- 无命[wú mìng]1.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2.谓没有好的命运。 
- 无羞僧[wú xiū sēng]佛教语。指破戒作恶的僧人。 
- 无轨[wú guǐ]1.没有车行的轨迹。 2.没有常规或定则。 
- 无患木[wú huàn mù]木名。传说可镇鬼祛邪。 
- 无躁[wú zào]不要性急。 
- 无限大[wú xiàn dà]见“无穷大”。 
- 无耳[wú ěr]1.没有听觉器官。 2.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即混沌。 
- 无念[wú niàn]1.犹言勿忘,不要忘记。 2.佛教语。谓无妄念。 
- 无堪[wú kān]犹言无可人意处,无可取处。常用为谦词。 
- 无升[wú shēng]古代刁斗的别名。一说为“鐎斗”之讹。 
- 无戏[wú xì]见“无戏言”。 
- 无量数[wú liàng shù]不可估量之数,极言其多。 
- 无回豁[wú huí huō]犹言没有反应。 
- 无理[wú lǐ]1.没有纹理。 2.没有法度。 3.没有道理。 没有道理,毫无理由无理要求 
- 无三思[wú sān sī]无心计。俗谓心为三思台。 
- 无梁[wú liáng]1.没有桥。 2.没有屋梁。 3.古代博戏用语。 
- 无任[wú rèn]1.不能胜任;无能。 2.指没有责任。 3.敬词。犹不胜。旧时多用于表状﹑章奏或笺启﹑书信中。 4.指无任徒。 
- 无价值[wú jià zhí]不重要、缺乏价值、意义或重要性。如:无价值的谈话。 
- 无目[wú mù]1.瞎眼。 2.不长眼睛。 3.没有眼力。 
- 无益[wú yì]1.没有利益的事。 2.没有好处;没有裨益。 没有益处无益的享乐 
- 无筭爵[wú suàn jué]见“无算爵”。 
- 无恶[wú è]不憎恨。 
- 无町畦[wú tǐng qí]没有田界。亦以比喻人的言行没有约束。 
- 无色界[wú sè jiè]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 
- 无射[wú yì]1.不厌。 2.古十二律之一。位于戌,故亦指阴历九月。 3.周景王所铸钟名。后亦泛指大钟。钟名,周景王时所铸周景王之无射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 无勌[wú juàn]见“无倦”。 
- 无常钟[wú cháng zhōng]亦作“无常锺”。古代佛寺为死者送终而撞击的钟。 
- 无乖[wú guāi]不相乖违。 
- 无死[wú sǐ]1.谓长生不死。 2.别死。 3.佛教语。犹言不灭。 
- 无害[wú hài]1.不损害;不妨害。 2.没有祸患。 3.无枉害。谓公平处事。 
- 无量塔[wú liàng tǎ]佛教语。指阿育王塔。佛经说阿育王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曾为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布于各地,以推广佛教。 
- 无面饼[wú miàn bǐng]犹言无面馎饦。 
- 无下[wú xià]1.谓无在下者。 2.谓不投降。 
- 无缝[wú fèng]1.指衣服没有针线缝合的痕迹。 2.指事物没有空隙或缝隙。 
- 无筭乐[wú suàn lè]见“无算乐”。 
- 无首[wú shǒu]1.不见居首者。 2.谓没有更在其上的。 
- 无线电[wú xiàn diàn]1.用电波振荡在空气中传送信号的技术设备。因不用导线传送,故称无线电。现在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都应用这种技术。 2.无线电收音机的通称。 
- 无违[wú wéi]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 2.特指不要违反礼法﹑天道。 
- 无扰[wú rǎo]1.指心神没有受干扰。 2.谓不扰民。 
- 无寄[wú jì]没有着落;无所寄托。 
无[wú]字的成语
- 无名小卒[wú míng xiǎo zú]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指没有名气的人 
- 朴实无华[pǔ shí wú huá]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朴实无华的拱门朴实无华的风格 
- 目无王法[mù wú wáng fǎ]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 无可非议[wú kě fēi yì]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毫无必要多加责备,乱发议论,表示做得太合乎情理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这似乎是无可非议的。——巴金《爱情的三部曲总序》 
- 秋毫无犯[qiū háo wú fàn]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动物入秋新换的绒毛,比喻纤细之物。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持军整齐,秋豪(毫)无犯。——《后汉书.岑彭传》 
- 孤立无援[gū lì wú yuán]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一眼望不到边 
-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疏漏或祸患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 喜怒无常[xǐ nù wú cháng]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情绪变化无定他兄妹多有不避嫌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红楼梦》 
- 无妄之灾[wú wàng zhī zāi]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 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无亲无故[wú qīn wú gù]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 清静无为[qīng jìng wú wéi]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 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 无孔不入[wú kǒng bù rù]孔:小洞。比喻有空子就钻。 没有什么孔隙不钻入的。比喻消极的东西易于渗透、侵入。亦指人善于钻营,有隙就乘机营求 
- 古井无波[gǔ jǐng wú bō]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比喻对外界的影响没有反应,毫不动情。来源于唐朝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唐. 孟郊《烈女操》 
-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困难时无可以渡过难关的办法,无计可施觉民对那许多人的束手无策感到失望。—— 巴金《秋》 
- 查无实据[chá wú shí jù]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公文用语,意为经调查毫无真实的证据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 有名无实[yǒu míng wú shí]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只具空名,并无实际 
-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价值极高,无法以市价计算的宝物;不需代价的东西 
- 无可奉告[wú kě fèng gào]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形容公正耿直、不畏权势、不徇私情 
- 虚无飘渺[xū wú piāo miǎo]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 无奇不有[wú qí bù yǒu]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发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 胸无点墨[xiōng wú diǎn mò]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 毫无顾忌[háo wú gù jì]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 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 事无大小[shì wú dà xiǎo]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无的放矢[wú dì fàng shǐ]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盲无目标地射箭。比喻说话、写作离题,行动盲目 
- 分身无术[fēn shēn wú shù]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 卑鄙无耻[bēi bǐ wú chǐ]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话说得颠三倒四,言语没有条理层次 
- 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看看世界是这样悲惨,看看祖国是这样危急,难道你还能再冷眼旁观,视若无睹地生活下去吗?——《青春之歌》 
- 无聊赖[wú liáo lài]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无所依赖;无聊惟朕一身,独无聊赖。——《晋书.慕容德载记》 
- 永无宁日[yǒng wú níng rì]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指动乱岁月。 
- 师出无名[shī chū wú míng]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亲密无间[qīn mì wú jiàn]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 无所不能[wú suǒ bù néng]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样样都能,全能 
- 金瓯无缺[jīn ōu wú quē]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盛酒之金瓯完好没有缺口。比喻一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 面无人色[miàn wú rén sè]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没有相类似的;没有能比得上的 
- 完美无缺[wán měi wú quē]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 有勇无谋[yǒu yǒng wú móu]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有勇气而无谋略 王武俊有勇无谋,朱滔多疑少决,互相制劫。——《新唐书.陆贽传》 
- 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指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很无聊于优厚的物质享受之中,不时流露出百无聊赖的心态 
- 何患无辞[hé huàn wú cí]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 心无挂碍[xīn wú guà ài]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 无明业火[wú míng yè huǒ]指怒火。 
-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 相对无言[xiāng duì wú yán]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 言之无物[yán zhī wú wù]物:指内容。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指文章或言论空洞,没有内容 
- 若有若无[ruò yǒu ruò wú]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费了力气但没收到成效 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管子.形势》 
- 黯淡无光[àn dàn wú guāng]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胸无大志[xiōng wú dà zhì]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无遮大会[wú zhē dà huì]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 无噍类[wú jiào lèi]噍类:咬东西的动物,指活人。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 
- 两小无猜[liǎng xiǎo wú cāi]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清. 蒲松龄《江城》 
- 三纸无驴[sān zhǐ wú lǘ]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 荒无人烟[huāng wú rén yān]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 攻无不克[gōng wú bù kè]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 空洞无物[kōng dòng wú wù]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 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茫:不清楚,纷乱。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 一点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无从入手或毫无条理被愈来愈多的规章制度弄得茫无头绪 
- 风月无边[fēng yuè wú biān]极言风景之佳胜。 
- 目中无人[mù zhōng wú rén]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目空一切,骄傲,蔑视他人 那种目中无人的腔调 
- 无病呻吟[wú bìng shēn yín]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比喻没有忧伤而发出慨叹,也比喻诗文矫揉造作,缺乏真情实感 虽然有人数我为“无病呻吟”,但我以为自家有病自家知 
- 一无所求[yī wú suǒ qiú]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用不上力量,也指无力相助或力量达不到人对于自然界不是无能为力的 
- 廓然无累[kuò rán wú lěi]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廓然,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无累:没有累积的东西。 
-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 大而无当[dà ér wú dàng]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虽然很大,但不适用。也说“大而不当” 
- 冷酷无情[lěng kù wú qíng]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不顾他人的感情或利益的,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这样的冷酷无情,竟然对她的困难处境一笑置之 
-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无条理、无规律一篇杂乱无章的长篇大论 
- 一览无余[yī lǎn wú yú]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 完整无缺[wán zhěng wú quē]形容完全保持原有的整体,没有损坏或残缺。 
-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虚幻渺茫,捉摸不定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唐. 白居易《长恨歌》 
- 阒无一人[qù wú yī rén]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 悄然无声[qiǎo rán wú shēng]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 无事生非[wú shì shēng fēi]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没事儿找事,人为制造矛盾,枉生是非 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镜花缘》 
- 知无不言[zhī wú bù yán]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就其所知,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 死无对证[sǐ wú duì zhèng]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人死不能作证,谓事实真相无法澄清 
- 无米之炊[wú mǐ zhī chuī]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炊:做饭。古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的事 
- 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形容不高兴 、不振作、没有神采 
-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大胆;毫不惧怕地面对险情和难题,迎着困难上胆小一些的人可能会犹豫,而他完全是无所畏惧的 
- 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g]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其中的乐趣无穷无尽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席卷天下”。——鲁迅《安贫乐道法》 
- 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对解决问题毫无济助以为无济于事也。——《广东军务记》到了这日,只有一个把兄弟,寄来五百两银子,也无济于事。——《官场现形记》 
-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计划周密,不露形迹,无隙可寻;亦用以称诗文之自然浑成,无斧凿痕迹 
- 孜孜无倦[zī zī wú juàn]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高枕无忧[gāo zhěn wú yōu]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平安无事,无所顾虑,也形容缺乏警觉性卓大喜曰:“吾有 奉先,高枕无忧矣。”——《三国演义》 
- 横行无忌[héng xíng wú jì]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 算无遗策[suàn wú yí cè]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指无所建树,毫无成就 
-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不知足 
- 绝无仅有[jué wú jǐn yǒu]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可是绝无仅有的 
- 举目无亲[jǔ mù wú qīn]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人地生疏,无亲友故旧中舱只剩得赵不了一个,举目无亲,好不凄凉可惨!——《官场现形记》 
- 无为而治[wú wéi ér zhì]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 暗无天日[àn wú tiān rì]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看不到一点儿光明。常用以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或环境黑暗腐败 
- 若无其事[ruò wú qí shì]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形容态度镇静或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的捧了一杯茶来。——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 无独有偶[wú dú yǒu ǒu]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虽然罕见,但不只独个,还有可以配对的(多含贬义) 
- 有气无力[yǒu qì wú lì]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形容说话做事打不起精神来,或指非常疲惫直哭得个有气无力,没情没绪。——《醒世恒言》 
- 出言无状[chū yán wú zhuàng]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 反复无常[fǎn fù wú cháng]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 无关宏旨[wú guān hóng zhǐ]宏:大;旨:意义,目的。和主要意思没有关系。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未涉及主要的意思,指关系或意义不大这事无关宏指 
- 后患无穷[hòu huàn wú qióng]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相差无几[xiāng chā wú jǐ]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 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无人问津[wú rén wèn jīn]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金无足赤[jīn wú zú chì]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金无足赤,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 无所不晓[wú suǒ bù xiǎo]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 无耻之尤[wú chǐ zhī yóu]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 无理取闹[wú lǐ qǔ nào]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 毫无道理地吵闹、找麻烦 走在前头的那个瘦子,就是刚才无理取闹的流氓 
- 分毫无爽[fēn háo wú shuǎng]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 无所适从[wú suǒ shì cóng]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寥寥无几[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后会无期[hòu huì wú qī]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 荒淫无度[huāng yín wú dù]荒:荒唐;淫:淫乱;度:限度。形容征逐酒色,生活糜烂。 
- 贻害无穷[yí hài wú qióng]贻:遗留。留下无穷的祸患。 
- 日月无光[rì yuè wú guāng]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 比喻极其黑暗。 
- 有心无力[yǒu xīn wú lì]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 所剩无几[suǒ shèng wú jǐ]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 无坚不摧[wú jiān bù cuī]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够摧毁,形容力量非常强大 
- 座无虚席[zuò wú xū x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 互通有无[hù tōng yǒu wú]通:往来。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主,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互相调济余缺;互相沟通、交换所需的东西 
- 无师自通[wú shī zì tōng]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 前无古人[qián wú gǔ rén]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 回天无力[huí tiān wú lì]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无名英雄[wú míng yīng xióng]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指虽有功劳或成绩但不为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所动 
- 昏聩无能[hūn kuì wú néng]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目无法纪[mù wú fǎ jì]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有恃无恐[yǒu shì wú kǒng]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现在县里有了凭据,所以他们有持无恐。——《官场现形记》 
- 白玉无瑕[bái yù wú xiá]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完全够条件承当某种荣誉,不用惭愧 
- 毫无疑义[háo wú yí yì]疑义:可疑之理。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 无所不在[wú suǒ bù zài]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随处可见 
- 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 无情无义[wú qíng wú yì]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 无地自容[wú dì zì róng]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没有地方可以给自己容身。形容十分羞愧 
-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 别来无恙[bié lái wú yàng]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旧时的问候语,询问对方分别以来是否有疾病或灾祸 
- 与世无争[yǔ shì wú zhēng]世:世人,周围的人。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不夸耀;在处世态度、行动上不争胜于人一种平静的与世无争的克己生活 
- 无稽之谈[wú jī zhī tán]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不真实的或虚假的事情 一些关于间谍问题的陈腐和荒唐的无稽之谈 
- 弹无虚发[dàn wú xū fā]弹:弹子或子弹。弹子或子弹颗颗中靶,没有一颗打出靶外。形容百发百中。 弹弹击中目标。形容射击技术高 
- 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安静,无一点声息里面依然鸦雀无声 
- 无肠公子[wú cháng gōng zǐ]指螃蟹。 
- 无依无靠[wú yī wú kào]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 
- 来去无踪[lái qù wú zōng]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水火无情[shuǐ huǒ wú qíng]指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灾祸。 指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容情 
- 后继无人[hòu jì wú rén]继:继承。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 无缘无故[wú yuán wú gù]没有一点原因。 没有起因或理由的他的很多抱怨是无缘无故的 
- 有口无心[yǒu kǒu wú xīn]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嘴上说的厉害,心里却没有啥老爷此时早看透了邓九公是个重交尚义、有口无心、年高好胜的人。——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 流水无情[liú shuǐ wú qíng]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流水一去不回,毫无情意。比喻光阴不再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唐.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 茶饭无心[chá fàn wú xīn]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 无底洞[wú dǐ dòng]无法填满的洞。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 无法填满的洞。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比喻做不完的工作 
- 遥遥无期[yáo yáo wú qī]遥遥:形容时间长久。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比喻离达到目的的日子还远得很。 形容时间很长,没有期限 
- 无微不至[wú wēi bù zhì]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看了长姐儿这节事,才知圣人的关怀无微不至。——《儿女英雄传》 
- 无事忙[wú shì máng]不干正事,但又忙乱。 不干正事,但又忙乱 他是个无事忙的人 
- 身无分文[shēn wú fēn wén]形容非常贫穷。 
- 无关紧要[wú guān jǐn yào]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不相干的;不重要的舒适与便利是无关紧要的事 
-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彼此和睦相处,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古者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宋. 邓牧《伯牙琴.吏道》 
-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现泛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俄.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什么是知识》 
-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有教无类,童子羞予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隋书.李德林传》 
- 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到了不能忍耐的地步那句话已使人忍无可忍了 
- 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指非常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宁手足无措。——唐. 白居易《谢蒙恩赐设状》 
- 无敌天下[wú dí tiān xià]天下都没有对手。 
- 所向无敌[suǒ xiàng wú dí]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力量所达到的地方,没有任何力量可与之匹敌。形容无往而不胜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诸葛亮《心书》 
- 无所不包[wú suǒ bù bāo]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包罗万象,尽在其中 
- 学无常师[xué wú cháng shī]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 贫无立锥[pín wú lì zhuī]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 
- 枯燥无味[kū zào wú wèi]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 永无止境[yǒng wú zhǐ jìng]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 无伤大雅[wú shāng dà yǎ]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雅:雅正。谓对事物的主要方面或本质没有妨害 像这样当个顽童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 
-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广大而看不到边际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说岳全传》 
- 湮没无闻[yān mò wú wén]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 无所事事[wú suǒ shì shì]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游手好闲,不肯效力,不求上进 
- 无所作为[wú suǒ zuò wéi]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不努力去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成绩 她尽管没有做到年轻有为,但也没有让自己无所作为 
- 无所不有[wú suǒ bù yǒu]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 空口无凭[kōng kǒu wú píng]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只凭嘴说却拿不出真凭实据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 畅通无阻[chàng tōng wú zǔ]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 胸无城府[xiōng wú chéng fǔ]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 无法无天[wú fǎ wú tiān]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不怕法律,也不怕天道报应。形容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 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消逝得没有踪迹可寻夫妻两个说话,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去的无影无踪了。——《红楼梦》 
- 水清无鱼[shuǐ qīng wú yú]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春梦无痕[chūn mèng wú hén]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既已无可奈何。——《战国策.燕策》然终无可奈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出无可奈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巨细无遗[jù xì wú yí]大小都没有遗漏。 
- 无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大可不必持怀疑态度。形容证据确凿,事情明摆着无可置疑的证词 
- 无声无臭[wú shēng wú xiù]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没有声音和气味,比喻人没有名声 
- 蛮横无理[mán hèng wú lǐ]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 史无前例[shǐ wú qián lì]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谓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找不到同样的例子;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壮举仅仅是十年时间,从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情况来看,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的提高来看,我们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太阳的光辉》 
- 有始无终[yǒu shǐ wú zhōng]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指作事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 
- 战无不胜[zhàn wú bù shèng]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形容军队打仗每战必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有头无尾[yǒu tóu wú wěi]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有开头没结尾。比喻办事不彻底然毕竟是他做得一项事完全,与今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宋. 朱熹《朱子语类》 
- 无冬无夏[wú dōng wú xià]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不论冬夏,指一年四季他无冬无夏总是很早起床 
- 目无尊长[mù wú zūn zhǎng]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息:气息。没有什么动静。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野无遗贤[yě wú yí xián]野:指朝廷之外,民间;遗:漏掉。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 昏庸无道[hūn yōng wú dào]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 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 出于无奈[chū yú wú nài]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 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形容惊恐万分而毫无主张 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 无远弗届[wú yuǎn fú jiè]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 万里无云[wàn lǐ wú yún]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辽阔的天空中一点云也没有 
- 哑口无言[yǎ kǒu wú yán]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把某人驳斥或说得无言可对他们被人们说得哑口无言 
- 可有可无[kě yǒu kě w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不是必要的可有可无的解说 
- 无计可施[wú jì kě shī]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寻找不出恰当的对策小姐醒来,句句记得,将子抱定,无计可施。——《西游记》 
-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心地光明坦白,毫无愧疚 
- 目无全牛[mù wú quán niú]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 无论如何[wú lùn rú hé]不管怎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 无论怎么样,表示不管怎样,其结果都不变今天无论如何别迟到 
-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 无往不利[wú wǎng bù lì]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无论到什么地方或干什么事情,一切顺畅通利 
- 学海无涯[xué hǎi wú yá]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 无关痛痒[wú guān tòng yǎng]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或无足轻重。 比喻无关紧要或与本身无关 
-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术:方法,办法。没有学问,也没有本领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没有声息,不闻名而鲜为人知几乎完全是默默无闻的默默无闻的挑战者 
- 无家可归[wú jiā kě guī]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 主一无适[zhǔ yī wú shì]专一,无杂念。 
- 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责:责任;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 风雨无阻[fēng yǔ wú zǔ]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风雨都阻挡不住,指事情一定如期进行 
- 有眼无珠[yǒu yǎn wú zhū]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 事无巨细[shì wú jù xì]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同“事无大小”。 
-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只此一个,没有相同的或与之相比的我的婆婆,我起先当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到这里来,见了干娘,恰是一对。——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 杳无音讯[yǎo wú yīn xùn]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 傲慢无礼[ào màn wú lǐ]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平白无故[píng bái wú gù]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清白无罪;没有原因地总觉得他不可能平白无故离开我平白挨一顿骂 
- 无牵无挂[wú qiān wú guà]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 手无寸铁[shǒu wú cùn tiě]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指手中没有武器黄怒甚,手无寸铁,即以两手握骡足,举而投之。——《聊斋志异.促织》 
- 绝世无双[jué shì wú shuāng]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 无有乡[wú yǒu xiāng]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 无穷无尽[wú qióng wú jìn]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无始无终;永久,无限 
- 索然无味[suǒ rán wú wèi]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 目无余子[mù wú yú zǐ]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无人之境[wú rén zhī jìng]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 福无双至[fú wú shuāng zhì]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 苍白无力[cāng bái wú lì]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万寿无疆[wàn shòu wú jiāng]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永远生存(祝寿的话)圣宋绍休兮,三叶重光;祥符荐祉兮,万寿无疆。——宋. 刘筠《大酺赋》 
- 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人们无拘无束的亲切态度 
- 无底止[wú dǐ zhǐ]没有止境。 
- 无时无刻[wú shí wú kè]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 无论哪个时刻,表示不间断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 
- 无以复加[wú yǐ fù jiā]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无法再添加。形容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 硕大无朋[shuò dà wú péng]硕:大;朋:比。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大得没有可与之相比的;巨大无比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诗.唐风.椒聊》 
- 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为经商招徕顾客用语,指不管幼童老叟,一律公平相待,绝无欺诈行径 
- 体无完肤[tǐ wú wán fū]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无所不为[wú suǒ bù wéi]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指什么坏事都干他是无所不为的浪荡子 
- 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形容原有的东西尽数失去我们立的许多纪念碑在一阵***声中已荡然无存 
- 惨无人道[cǎn wú rén dào]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极端狠毒残暴,毫无人道可言 
- 法力无边[fǎ lì wú biān]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具有无穷法力,力量大无边 
- 漫无边际[màn wú biān jì]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 无名小辈[wú míng xiǎo bèi]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 群龙无首[qún lóng wú shǒu]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比喻许多人聚在一起而没有领头的人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易.乾》 
- 别无二致[bié wú èr zhì]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 计无所出[jì wú suǒ chū]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 市井无赖[shì jǐng wú lài]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 口说无凭[kǒu shuō wú píng]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空口所言,无凭无据 放你不值什么,只不知你谢我多少?况且口说无凭,写一张文契才算。——《红楼梦》 
- 至高无上[zhì gāo wú shàng]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高到极点,上边再无高过它的。形容在某一范围内处于至尊地位奴隶主对奴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无懈可击[wú xiè kě jī]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缝隙,形容非常严密无懈可击的租约 
- 百无禁忌[bǎi wú jìn jì]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完全不必忌讳,形容随心所欲 
- 国士无双[guó shì wú shuāng]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国士,国内最有才干的人。国中找不到第二个的奇才。泛指当代杰出的人才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 无可厚非[wú kě hòu fēi]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 
-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没有功劳而享受优厚的待遇 
- 无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 
-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形容走到无投身之地,前无生路 
-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暴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一点也不遗漏。形容坏人坏事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一点遗漏地主阶级的奢侈糜烂的腐化生活,贪婪无厌地榨取劳动人民的血膏…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了。——冯德英《迎春花》他的个性暴露无遗 
- 功德无量[gōng dé wú liàng]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原意是称颂一个人的功业甚巨,恩德甚大。现在常用来称道一个人做了有利于人的好事你把他多年的老毛病医好了,真是功德无量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汉书.丙吉传》 
- 无出其右[wú chū qí yòu]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无人能战胜或超过(古时以右边为上位,古人写字从右往左竖写,右则在前) 
- 身无长物[shēn wú cháng wù]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 旁若无人[páng ruò wú rén]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虽然有人在旁边,但好像没看见。形容态度自然。亦形容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扪虱而谈,旁若无人。——《晋书.王猛传》 
无[w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杨无敌[yáng wú dí]对北宋名将杨业的誉称。 
- 施无畏[shī wú wèi]施与无畏之意。 
- 度无极[dù wú jí]佛教语。犹言到彼岸。 
- 将无同[jiāng wú tóng]犹言莫非相同;恐怕相同。 
- 活无常[huó wú cháng]1.即无常。迷信的人谓专事勾魂的鬼。 2.喻指险恶之人。 
- 宋无忌[sòng wú jì]即宋毋忌。 
- 老无知[lǎo wú zhī]年老糊涂的人。亦用为詈词。 
- 赐无畏[cì wú wèi]唐﹑五代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 胫无毛[jìng wú máo]形容奔走辛劳之甚。 
- 茫无涯[máng wú yá]广大得无边无际。涯,边。 广大得无边无际。涯,边 
- 医无闾[yī wú lǘ]即医巫闾山。 
- 乱无象[luàn wú xiàng]《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孔颖达疏:“象谓妖祥有所象,似以戒人也。国若无道,灾变亦殊,既无所象,故不可知也。”后指国家混乱无道为“乱无象”。 
- 白无瑕[bái wú xiá]瑕:玉表面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 瑕:玉表面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虽以小姐白璧无瑕,何畏乎青蝇,然青蝇日集亦可憎恨耳。——《好逑传》 
- 八无暇[bā wú xiá]
 
- 走无常[zǒu wú cháng]旧时迷信,谓活人到阴间当差,事讫放还。 
无[w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不无[bù wú]犹言有些。 
- 独无[dú wú]犹言难道没有。 
- 将无[jiāng wú]莫非。 
- 贵无[guì wú]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 虚无[xū wú]道家用指“道”的本体。谓本体实而若虚,有而若无,无所不在,又无形可见:对前途抹上了一层虚无的宿命论的色彩。 
- 都无[dōu wú]倘无,若无。 
- 可无[kě wú]难道没有。 可:岂,难道。无:没有,跟“有”相对。 
- 文无[wén wú]中药当归的别名。 
- 了无[liǎo wú]一点也没有:了无睡意ㄧ了无痕迹ㄧ洁如冰雪,了无纤尘。 
- 太无[tài wú]空旷虚无之境。 
- 虑无[lǜ wú]古代军中前卫部队持以报警的旗帜。 
- 杳无[yǎo wú]了无,绝无。 
- 万无[wàn wú]犹绝无。 
- 之无[zhī wú]1.之字与无字。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 昙无[tán wú]见“昙摩”。 
- 合无[hé wú]犹何不。 
- 圆常无[yuán cháng wú]道教称日中神青帝,名圆常无;月中神赤帝夫人,名逸寥无。参阅《云笈七签》卷二三。 
- 至无[zhì wú]极虚无。 
- 决无[jué wú]表示某人所作的宣誓或作起誓。如:的确;决无虚言。 
- 谈无[tán wú]《晋书.王衍传》﹕“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为非﹐着论以讥之﹐而衍处之自若。”后以“谈无”指谈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观点。 
- 句无[jù wú]地名。在今浙江省诸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