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田相关字典
田[tiá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屯田[tún tián]1.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 2.指屯田者所耕之田。 3.专司屯田的机构和官员。 4.指北宋词人柳永。因柳曾任屯田员外郎,故称。 
- 新田[xīn tián]开垦两年的田地。 
- 牧田[mù tián]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后泛指牧场。 
- 玉田[yù tián]1.传说中产玉之田。杨伯雍于无终山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送石子一斗,云种之可产美玉,后当得佳妇。伯雍种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徐氏女为妻。后称种玉处为“玉田”。参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2.形容冰雪覆盖的田野。 3.对田园的美称。 
- 蛏田[chēng tián]福建﹑广东一带海滨饲养蛏类的田。 
- 归田[guī tián]〈书〉指退职回乡:解甲归田丨告老归田。 
- 丹田[dān tián]针灸穴位中人体脐下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穴都别称丹田。也有称脐下为下丹田,心窝部为中丹田,两眉间为上丹田。在练气功时意守丹田,就是把内气有意识地运向脐下小腹。 
- 园田[yuán tián]1.园圃和田地。 2.今专指种菜的田地。 
- 稻田[dào tián]种稻的田。 生长水稻的水田 
- 肥田[féi tián]采用施肥等措施使土地肥沃:草木灰可以肥田。 
- 农田[nóng tián]1.耕种的田地。 2.指管理农田的职事。 
- 圩田[wéi tián]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 坝田[bà tián]堤岸旁边的田地。 
- 村田[cūn tián]农田。 
- 福田[fú tián]佛教语。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 
- 原田[yuán tián]1.原野上的田地。 2.方言。高原上的田地。 〈方〉∶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原野上的田地 
- 盐田[yán tián]1.不排水的天然的洼地,其中聚集水和蒸发后留下沉积盐。2.借助于蒸发制盐的大盐池。 
- 冲田[chōng tián]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 
- 煤田[méi tián]可以供开采的大面积煤层的分布地带。 大面积的开煤地带 
- 秧田[yāng tián]培埴稻秧的水田。 培植稻秧的水田 
- 油田[yóu tián]由一定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储集石油并可供开采的地区。常由不同油藏组合而成。按储油圈闭的不同,可分为构造型油田、地层型油田和复合型油田等。中国最著名的油田有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 
- 大田[dà tián]1.沃土。 2.指大面积种植作物的田地。 3.古官名。田官之长。 4.天子诸侯借四时田猎以检阅师旅的活动。 
- 花田[huā tián]1.种花的园圃。 2.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 
- 白田[bái tián]1.旱田。 2.种白谷的田。 3.荒田。 4.地名。在江苏省宝应县南。 
- 旱田[hàn tián]①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②浇不上水的耕地。 
田[tián]字在开头的词语
- 田坎[tián kǎn]田埂。 田间的土埂 
- 田七[tián qī]三七。 
- 田里[tián lǐ]1.田地和庐舍。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 3.指故乡。 4.泛指乡间,民间。 5.乡民,百姓。 
- 田契[tián qì]买卖﹑租借田地时所立的契约或田地所有权的凭据。 旧时拥有、买卖、转让田地的书面凭证 
- 田黄[tián huáng]1.亦作“田坑石”。 2.寿山石的一种,产于田坑,色黄,故名田黄,是极珍贵的印石。寿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北芙蓉峰下。 
- 田赋[tián fù]中国历代政府对农田征收的税。名称历代有所不同。始于公元前594年。有些朝代将其他课征并入。明、清两代,田赋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 
- 田鼠[tián shǔ]鼠的一类。主要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 田垄[tián lǒng]1.亦作“田陇”。 2.田埂。 3.指田间。 
- 田鸡[tián jī]1.青蛙。 2.鸟名。形状略像鸡,体形较小,羽毛赤栗色,背部橄榄色,嘴绿褐色,脚赤色。生活在草原和水田里。 青蛙的通称 
- 田圃[tián pǔ]田地和园圃。 
- 田埂[tián gěng]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 田间的埂,用来分界和蓄水 
- 田塍[tián chéng]见“田畻”。 
- 田舍[tián shè]①田地和房屋:田舍井然有序。②农家屋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 田猎[tián liè]打猎。 狩猎;捕捉野生鸟兽田猎于此。——《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田猎。何以能田猎。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 田家[tián jiā]1.农家。 2.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