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置相关字典
置[zhì]字的成语
- 轻重倒置[qīng zhòng dào zhì]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 毋庸置疑[wú yōng zhì yí]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推己赤心,置于他人之腹,比喻以至诚待人 
- 头足倒置[tóu zú dào zhì]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 投闲置散[tóu xián zhì sàn]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未被重用,放在闲散的地位上 
- 姑置勿问[gū zhì wù wèn]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 善自处置[shàn zì chǔ zhì]处置:自理。自己妥善地处理安排。 
-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 
- 置之弗论[zhì zhī fú lùn]之:代词,它;弗:不。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 措置裕如[cuò zhì yù rú]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处理事情轻松,毫不费力 
-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不参与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所有事物与自身毫不相干 洞主身为领袖,又安能置身事外?——《镜花缘》 
- 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将一切事物弃置身外,不以为意 
- 置诸度外[zhì zhū dù wài]置:放;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 感喟不置[gǎn kuì bù zhì]感喟:有所感触而叹息;置:放到一边。指因深有感触而叹息不止。 
- 高自标置[gāo zì biāo zhì]标置:放在某种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置若罔闻[zhì ruò wǎng wén]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 置酒高会[zhì jiǔ gāo huì]置:设置。设酒宴办盛会。 
- 难以置信[nán yǐ zhì xìn]不容易相信。 
- 姑置勿论[gū zhì wù lùn]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 
- 无容置疑[wú róng zhì yí]不会错,毫无疑问。 不会错,毫无疑问无容置疑的优越性 
- 毋庸置议[wú yōng zhì yì]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 置之死地[zhì zhī sǐ dì]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投置闲散[tóu zhì xián sǎn]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 置身其中[zhì shēn qí zhōng]置:放置。把自己放在事情之中。形容对人对事能设身处地的关心、帮助。 
-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 置水之情[zhì shuǐ zhī qíng]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无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大可不必持怀疑态度。形容证据确凿,事情明摆着无可置疑的证词 
- 置之脑后[zhì zhī nǎo hòu]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凡事不加记忆,完全忘却;亦比喻根本不重视别人所说的话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文明小史》 
- 不置褒贬[bù zhì bāo biǎn]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不表明态度 
- 措置乖方[cuò zhì guāi fāng]措置:布置安排;乖方:不合条理。指安排处置不合理。 
- 措置有方[cuò zhì yǒu fāng]措置:布置安排;方:方法,条理。安排布置很有条理。 处理事务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女子见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初刻拍案惊奇》 
- 置而不问[zhì ér bù wèn]放在一旁不再过问。后用来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 别置一喙[bié zhì yī huì]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断然处置[duàn rán chǔ zhì]断然:坚决,果断。坚决果断地处理。 
- 水置座右[shuǐ zhì zuò yòu]置:搁,放。比喻知足。 
- 不容置喙[bù róng zhì huì]不容许插嘴。 
- 不屑置辩[bù xiè zhì biàn]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认为不值得分辩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鲁迅《孔乙己》 
- 赞叹不置[zàn tàn bù zhì]赞叹:称赞;置:停止。不停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置[zh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装置[zhuāng zhì]①即安装:装置空调器。②指设备:电站的机械装置非常先进。 
- 闭置[bì zhì]禁闭;关押。 
- 徙置[xǐ zhì]1.谓把物件等移放到别处。 2.移民使定居于某地。 
- 馆置[guǎn zhì]驿站的馆舍。 
- 处置[chǔ zhì]①办理;安排:处置不当。②惩办;发落:量刑处置。  
- 钝置[dùn zhì]1.亦作“钝致”。 2.折磨﹔折腾。 
- 私置[sī zhì]私自设置。 
- 购置[gòu zhì]购买(长期使用的器物):购置图书资料ㄧ为了扩大生产,这家工厂购置了一批新设备。 
- 营置[yíng zhì]1.建造。 2.购置。 3.谋划安排。 
- 荒置[huāng zhì]荒废,闲置:土地~。 
- 收置[shōu zhì]1.安置,安顿。 
- 召置[zhào zhì]1.亦作“召寘”。 2.延揽来给予安置。 
- 憖置[yìn zhì]闲置;搁置。 清 恽敬《与汤编修书》:“宋 人之説,至 明 而变,至本朝 康熙 间而復,其变也多歧,其復也多仍……二者如揭竿于市,以奔走天下之人,故自近日以来,多憖置之。憖置之者非也。”清 杨复吉《<五石瓠>跋》:“閲之殊令人耳目一新,固无容以文不雅驯而憖置之。” 
- 牵置[qiān zhì]拉扯设置。 
- 供置[gòng zhì]供应措办。 
- 丢置[diū zhì]抛弃在一边。如:这些木材长期丢置,已经虫蚀了。 
- 作置[zuò zhì]设置,建立。 
- 先置[xiān zhì]古代礼制,天子出行,先置供具于前。 
- 预置[yù zhì]预先陈设。 安置初始值。如将计算机程序计数器置于初始位置或初始值 
- 厝置[cuò zhì]措置,处理。 
- 闿置[kǎi zhì]开设;设置。 
- 列置[liè zhì]安置;放置;设置。 
- 迎置[yíng zhì]犹接待。 
- 建置[jiàn zhì]1.亦作“建寘”。 2.扶植。 3.建立;设置。 4.建造;兴建。 5.犹建树。 6.设施。 
- 安置[ān zhì]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安置人员 ㄧ安置行李 ㄧ这批新来的同志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 易置[yì zhì]改设;更换;改变位置。 
- 叠置[dié zhì]放在…上面。如:连续两天拍的照相底片可以叠置。 
- 备置[bèi zhì]1.设置。 2.置办;购买。 
- 設置[shè zhì]指设立、布置。 
- 辟置[pì zhì]谓征聘人才﹐置为僚属。 
- 前置[qián zhì]置…于某物之前或面前,特指置(如一小品词)于语法上有关的词的前面。如:前置词。 置…于某物之前或面前,特指置(如一小品词)于语法上有关的词的前面 
- 拔置[bá zhì]提拔安插;提拔放置。 
- 按置[àn zhì]处置;惩处。 
- 施置[shī zhì]处置;安排。 
- 补置[bǔ zhì]添设官职。 
- 宝置[bǎo zhì]犹珍藏。 
- 不置[bù zhì]1.不安放。 2.不舍;不止。 3.犹不德。谓不自以为有德。 
- 棋置[qí zhì]1.亦作“棊置”。 2.犹棋布。 
- 布置[bù zhì]1.安排诗文书画的结构。 2.部署任务或活动。 3.对场所作整理﹑安排。 
- 设置[shè zhì]1.设立。 2.布置﹐陈列。 
- 标置[biāo zhì]1.犹品评。谓标举品第,评定位置。多指自高位置。 2.引申为自负。 
- 遗置[yí zhì]犹弃置。 
- 开置[kāi zhì]设置。 
- 招置[zhāo zhì]招募设置。 
- 构置[gòu zhì]建构;设置:~防线。~故事情节。 
- 废置[fèi zhì]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这些材料废置不用,太可惜了。 废弃搁置一口废置不用的水井 
- 悬置[xuán zhì]用以悬挂东西(如磁针)的装置。如:双丝悬置。 
- 慭置[yìn zhì]闲置;搁置。 
- 留置[liú zhì]犹放置,布置。 留下来留置部分兵力 
- 散置[sàn zhì]分散放置。 
- 核装置[hé zhuāng zhì]能发生核子反应的装置。多指***和***。 
- 顿置[dùn zhì]1.犹拐角。 2.犹趸批。顿,用同“趸”。 
- 驿置[yì zhì]1.驿站。也指驿马。 2.谓使用驿马。 
- 搁置[gē zhì]放下;停止进行:事情重要,不能搁置。 
- 生产配置[shēng chǎn pèi zhì]即“生产布局”。 
- 候置[hòu zhì]驿站。 
- 摆置[bǎi zhì]处置。 
- 添置[tiān zhì]增添;增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购置 
- 量置[liàng zhì]酌量安置。 
- 自置[zì zhì]1.自行设置。 2.犹自居。 3.谓自置其身。 
- 拨置[bō zhì]1.废置;搁置。 2.挑拨。 
- 地理位置[dì lǐ wèi zhì]地球上某一地理事物与外在的某些其他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确定位置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具有相对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可分为数理地理位置(如经纬度),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 保险装置[bǎo xiǎn zhuāng zhì]可以使设备不出危险和免受损失的装置。 可以使设备不出危险和免受损失的装置 
- 创置[chuàng zhì]亦作“剏置”。 设立;建置。唐 元稹《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鑪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浩 犹以为隘窄。又於所居之北,剏置一园。”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武帝 时,因为对少数族用兵,内务防务空虚,于是在北军创置八校尉,开始募兵。” 
- 倒置[dào zhì]1.亦作“倒寘”。 2.颠倒过来。指事物所处的状况与正常的相反,如事物在顺序﹑方位﹑道理等方面的颠倒。 3.犹言倒映。 颠倒位置、次序或关系 
- 转置[zhuǎn zhì]调换安置。 
- 庋置[guǐ zhì]收藏;搁置。 
- 周置[zhōu zhì]1.犹密布。 2.安置。 
- 投置[tóu zhì]投入;加入。如:投置于战争之中。 投入;加入投置于战争之中 
- 掷置[zhì zhì]丢弃。 
- 谪置[zhé zhì]因罪而徙置。 
- 办置[bàn zhì]置办。 
- 编置[biān zhì]谓古代官吏被贬谪至边远地区,编户安置,受地方官管束。 
- 传置[chuán zhì]1.驿站。 2.指驿站转运。 
- 错置[cuò zhì]杂然罗列。 
- 措置[cuò zhì]安置;办理:{{c063}}{{c064}}无所措置|亲往措置|措置失当。 
- 选置[xuǎn zhì]1.选择安排。 2.指选择处置官吏的文稿。 
- 迾置[liè zhì]排列。 
- 中置[zhōng zhì]1.谓上菜至半。 2.中途搁置。 
- 空置[kōng zhì](房屋)没有人居住或使用:客房空置率较高|那栋楼已经空置了一年。 
- 并置[bìng zhì]放置或排列在一个地方或一个位置上。 放置或排列在一个地方或一个位置上 
- 直置[zhí zhì]1.直书胸臆,置于文中。谓不用典。 2.只如此;只是。 
- 填置[tián zhì]犹责问。 
- 运置[yùn zhì]犹言运输存放。 
- 畜置[chù zhì]饲养。 
- 改置[gǎi zhì]1.谓改立国君。 2.另行设置。 
- 碁置[qí zhì]犹棋布。 
- 计置[jì zhì]筹画措办。 
- 署置[shǔ zhì]部署设置。常指选用官吏。 
- 栖置[qī zhì]谓搁置不用。 
- 侨置[qiáo zhì]六朝时南北分裂,战乱频仍,诸朝遇有州郡沦陷敌手,则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仍用其旧名,称为“侨置”。 
- 抛置[pāo zhì]抛弃不管。 
置[zh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置锥[zhì zhuī]见“置锥之地”。 
- 置散[zhì sàn]安置在闲散的职业。多指任为散官。 
- 置信[zhì xìn]相信。 给予信任;加以相信无法置信 
- 置局[zhì jú]1.设置官署。 2.设置骗局。 
- 置设[zhì shè]犹设置﹐安放。 
- 置亭[zhì tíng]驿置邮亭。 
- 置换[zhì huàn]1.替换。 2.化学名词。指一种元素把某种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替换出来﹐如镁和硫酸铜作用而置换出铜。 一个替换另一个锌置换了稀酸中的氢 
- 置立[zhì lì]设立。 
- 置身[zhì shēn]存身。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 置备[zhì bèi]谓准备下某物;购置。 购买;备办有的货物要到外地置备 
- 置榻[zhì tà]《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 
- 置顿[zhì dùn]设置安顿的处所。 
- 置评[zhì píng]加以评论。如:不予置评。 加以评论不予置评 
- 置酒[zhì jiǔ]陈设酒宴。 摆下酒宴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 置闰[zhì rùn]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 
- 置手[zhì shǒu]犹插手。 
- 置言[zhì yán]1.犹进谏。 2.立言。 3.埋怨。 
- 置造[zhì zào]建造。 
- 置沟壑[zhì gōu hè]见“寘壑谷”。 
- 置辞[zhì cí]1.亦作“置词”。 2.措词。 3.指申辩。 4.指修辞技巧。 
- 置论[zhì lùn]进行评论。 
- 置词[zhì cí]见“置辞”。 
- 置楬[zhì jié]树立木桩。多用于墓前﹐以作标志。 
- 置念[zhì niàn]放在心里。 
- 置质[zhì zhì]1.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贽”。 2.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 
- 置醴[zhì lǐ]西汉楚元王刘交敬礼申公﹑白生﹑穆生等。穆生不嗜酒﹐每有宴集﹐楚元王皆特为穆生置醴。醴﹐甜酒。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以“置醴”为崇道尊贤的典实。 
- 置喙[zhì huì]插嘴;参预议论:无从置喙。 
- 置疑[zhì yí]表示怀疑:无可置疑|不容置疑。 加以怀疑无容置疑 
- 置后[zhì hòu]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按照优先、偏爱或重要性的先后次序而放在后面 
- 置厕[zhì cè]谓置人于复壁中。《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司马贞索隐:“文颖云:‘置人厕壁中,以伺高祖也。’张晏云:‘凿壁空之,令人止中也。’今按:云‘置厕’者,置人于复壁中,谓之置厕,厕者隐侧之处,因以为言也。”一说,“置者,邮传之名。厕与侧同,非厕混之厕也。伏人于置侧,欲要而杀之。”参阅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八。 
- 置邮[zhì yóu]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 置买[zhì mǎi]购置。 置办,采买置买农用物资 
- 置产[zhì chǎn]购置产业。亦指所购置的产业。 
置[zh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位置差[wèi zhì chà]排球运动术语。有意利用传球位置误差,使扣球者摆脱对方拦网,达到空档进攻的一种战术。扣球队员佯作起跳姿势,诱使对方拦网队员跳起拦网,然后突然向侧方跨跳一步,在无人拦网的空档跃起扣球。 
- 制置使[zhì zhì shǐ]官名。唐大中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明清的总督。 
- 前置词[qián zhì cí]即介词。 即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