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称赞毛遂回答楚考烈王的一席话,使赵国的威望提高,比九鼎宝器还要尊贵。后以此典比喻能言善辩之士的一席话就能成大事,其作用之大相当于九鼎宝器一样尊贵。平原君赵胜在机智辩才毛遂之帮助下,与楚考烈王签订了赵、楚联盟,楚即将出兵解救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围,共同抗秦。平原君与楚考烈王订立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回去,回到赵国,说道:“我不敢再观察人才了。我观察人才,多到近一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漏掉天下一个人才,现在竟把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这次一到楚国,使得赵国的威望比九鼎、大吕宝器还要受人尊重。毛先生凭着善辩之口才,胜过了百万大军。我再不敢观察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当作尊贵的客人。此典又作“重九鼎”。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平原君已定从(zōng纵,合纵南北联盟盟约)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xiàng向,观察)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周庙大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宋·陆游《儒生》:“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清·冯桂芬《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 清·李海观《歧路灯》5回:“二位老师,一言九鼎。” 陈毅《记遗言》:“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主谓 形容说话很有分量。语本《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张贤华《欲海沉浮》:“那时,张明名分不大,却拥有实权,可谓~。”△褒义。用于说话的效果方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信口开河


【词语一言九鼎】  成语:一言九鼎汉语词典:一言九鼎

猜你喜欢

  • 辞不达意

    同“辞不达义”。宋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见“词不达意”。《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十一〉》:“学作文时,总患~,能达意矣,则失之冗赘。”【词语辞不达意】  成语:

  • 不偏不倚

    《礼记.中庸》宋朱熹题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

  • 不崩不骞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汉.毛氏传:“骞,亏也。”唐.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不骞亏,不崩坏。”又,《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 温镜

    同“温家镜”。《五支玑》十七回:“多蒙岳父大人美意,家母感激不胜,即欲敬致一丝,以光温镜。”

  • 君子鹤

    同“君子猿”。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生民忽已鱼,君子徒为鹤。”

  • 驷马不追

    同“驷马难追”。《魏书.刑罚志》:“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驷马不追。”见“驷马难追”。《魏书·刑罚志》:“何得以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词语驷马不追】  成语:驷马不追汉语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谓:陈琳为袁绍写檄文一篇,辱骂曹操的祖父及父亲。袁绍败,陈琳归附曹操,曹问陈:“君昔为本初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陈琳说:“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迫于时势

  • 东邻妙

    源见“东墙窥宋”。指绝色女子,多为其所爱慕者。宋贺铸《木兰花.东邻妙》词:“倾城犹记东邻妙,尊酒相逢留一笑。”

  • 启期年

    源见“荣公三乐”。指九十岁。明文徵明《鹊桥仙.寄祝梦窗封君老先生》词:“鬓雪髯霜,碧瞳丹脸,刚道启期年及。”

  • 丹漆随梦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后以“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清钱谦益《和遵王感怀述德四十韵》:“丹漆应随梦,珠囊岂浪传?”其他 指追随先哲。语本南朝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