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令(县行政长官)。当时,军队多次经过定襄(郡,今内蒙古长城以北和林格尔一带。治成乐,今林格尔西北),定襄官吏、平民混乱不治、风俗败坏,于是调义纵担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任,掩袭逮捕定襄监狱中身犯重罪而从轻拘囚之囚犯二百多人,以及他们之宾客、兄弟私入探望的也有二百多人。义纵把私入探狱之人一律逮捕逼讯,冤诬说:“替死刑犯解脱刑具”。这天上报一共杀死四百多人。从这以后,定襄郡人在天气不寒冷的气候下而怕得浑身发抖,奸猾狡诈之人反而帮助官吏进行治理。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义纵》3146页:“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纵至,掩(乘人不备而进袭或逮捕)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严重犯罪被从轻拘囚)二百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一起)捕鞠(逮捕审讯),曰:‘为死罪解脱(诬指私入探监之人为死囚解脱刑具,以此将探监人定死罪。汉法,囚犯私自解脱刑具,罪加一等;为人解脱,与之同罪)’。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huá滑,狡诈)民佐吏为治。”

【例句】: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下流之人,众毁听归,不寒而栗。” 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缴状》:“臣闻事君之义,犯而不欺,今此路未夷,国威未振,中徂以思,不寒而栗。” 清·汪琬《西郊泛雪倡和诗序》:“甚矣余之畏雪也,至今偶一追维,犹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遂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其他 并不寒冷而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西门丁《大毒宴》:“夜间水度黝黑,如同九幽地狱,令人~。”△多用于害怕方面。→战战兢兢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解释栗:哆嗦,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极为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义纵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义纵是汉武帝时以严酷著称的官吏。他少年时曾经和人一起抢劫,结伙为强盗,他姐姐凭借医术得到太后的宠幸,义纵也因此成了官吏。他处理政事非常严酷,很少有宽容的时候。在当县令的时候,他依法办事,不回避权贵和皇亲,因为逮捕审讯皇太后的亲戚,受到皇帝的赏识,而提升他为河内都尉。他一到河内就铲除了那里的豪强,以至于河内郡的人们在路上都不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当他升任为南阳太守的时候,南阳的豪门都逃走,那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非常谨慎、害怕。

因为朝廷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发攻打匈奴,定襄的官员和百姓人心散乱,于是朝廷调派义纵担任定襄太守。义纵到任后,将监狱中关押的二百多名重刑犯,以及私自前去探望他们的兄弟、熟人二百多人一起逮捕,在一天之内判定处死了这四百多人。从此以后定襄郡的人们害怕得即使不冷也会打哆嗦,一方面因为义纵如此严酷的治理手段,另一方面因为有奸猾的人在帮助官吏处理政事。

义纵虽然严酷,但是他缺乏远大的眼光,志趣只在琐屑的小事上,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奸邪之事最终越发增多,于是皇帝直接特派的官员开始出现。一次,杨可受皇帝委派处理案件,义纵认为这样会扰乱百姓,就部署官吏捉拿替杨可干事的人。皇帝听说后,派杜式去处理这事。杜式认为义纵废弃了尊敬皇帝的礼节,破坏了天子要办的事情,最后将义纵处死示众。

近义毛骨悚然

反义镇定自若

例句

时间已过去好久,但只要一回想起那个恐怖的场面,他就不寒而栗。


【词语不寒而栗】  成语:不寒而栗汉语词典:不寒而栗

猜你喜欢

  • 生吞活剥

    唐刘肃《大唐新话.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 禾尽偃

    同“禾黍伤萎”。宋苏舜钦《大风》诗:“昔时大风禾尽偃,上帝盖直周公冤。”

  • 还桑葚

    桑葚:桑树之果实。比喻为官清廉,不取民间一财一物。出自隋赵轨事迹。赵轨,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幼年时生活清苦,但刻苦好学,注意品德修养。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

  • 排张挚

    源见“长公直道”。比喻禀性刚直之人受世人俗议排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

  • 触罗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三国时诗人曹植在《野田黄雀行》中以鸟雀投入罗网来比喻人受到厄运。后遂用为遭厄运之典。唐.李群玉《留别马使君》诗:“俱来海上

  • 牵羊肉袒

    同“牵羊把茅”。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词语牵羊肉袒】  成语:牵羊肉袒汉语大词典:牵羊肉袒

  • 察颜观色

    原是指孔子提出的士人与人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后则泛指对权势者曲意逢迎。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称之为达。孔子反问道,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是指出外作官或在家隐居都要有个好名声。孔子

  • 嘲三九

    同“嘲三韭”。九,为“韭”的谐音。宋刘子翚《咏韭》诗:“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 严滩路

    源见“羊裘钓”。借指辞官隐居之路。宋 韩㴲《步蟾宫.钓台》词:“三年重到严滩路,叹须鬓、衣冠尘土。”

  • 日月

    《礼记.昏义》:“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后以“日月”喻指皇帝皇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之举以吴 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东观汉记.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