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胜衣

不胜衣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叶公子高身材矮小而瘦弱,好像连自己的衣服都不能承担似的。后用以形容人身体瘦弱。宋.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沈郎消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又用以形容谦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夫叔向者不能言,退然不胜衣,为晋国之望。”


【词语不胜衣】   汉语词典:不胜衣

猜你喜欢

  • 道边苦李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道边苦李”喻无用之物,弃置之才。宋

  • 一面之交

    相逢一面,交情很浅。《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李善注:“崔寔《本论》曰:‘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公瑾:周瑜的字。偏正 交往不深

  • 鹈梁

    同“维鹈”。宋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二:“伏念臣衰朽无功,蠢愚不学。已分鹈梁之刺,敢逃负乘之讥!”【词语鹈梁】   汉语大词典:鹈梁

  • 吟猿

    源见“虚引怯猿”、形容高超的射箭技艺。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至于拉虎捭熊,摧斑碎掌,忘归繁弱,落雁吟猿,故得气盖关中,威申河外。”

  •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蔼如:犹“蔼然”,美好和善的样子。 有仁义道德的人,言语谈吐是美好和善的。语出唐.韩愈《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清.袁枚《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夫道若大

  • 笏床

    《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清赵翼《哭刘瀛波总裁》诗:“儒将风流铃阁静

  • 帐鹤

    晋.葛洪《神仙传》卷九“介象”:“介象者,字元则,会稽人也,学通五经,博览百家之言,能属文。后学道入东山,善度世禁气之术。……吴王徵至武昌,甚尊敬之,称为介君。诏令立宅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象

  •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曰:“真(法正祖父)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

  • 北山移文

    南朝 齐 孔德璋(字稚圭)有《北山移文》,叙初与周颙(字彦伦)隐于钟山,后周颙应诏任海盐县令,期满进京,欲过此山。孔德璋写《北山移文》,假山神之口,讽刺周颙违背偕隐之约,热衷仕途利禄,若再到此山,定会

  • 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所创造的一种五言诗体。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賾( ㄗㄜˊ zé 泽)年号(483-493)。《南史.陆厥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