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足上丝牵”。清李渔《奈何天.醉卺》:“非无缘分,但想起足上红丝,把满面妍媸都休论。”
源见“墨子悲染丝”。喻指担心受世俗影响难以自拔。元宋无《寄翰苑所知》诗:“未酬题柱兴,徒抱练丝悲。”
源见“鱼传尺素”。指传送的书信。清孙枝蔚《为张万青悼亡》诗:“户外防惊反哺鸟,厨中戒食寄书鳞。”【词语寄书鳞】 汉语大词典:寄书鳞
源见“嵇康七不堪”。指人懒散。唐 韩淙《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诗:“官信安仁拙,书非叔夜慵。”宋王安石《丁年》诗:“垆间寂寞相如病,锻处荒凉叔夜慵。”
呼唤大将如呼唤小孩一般。 形容待人轻慢无礼。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韩)信所以去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附录》:“当时少陵诗名,推重海内
源见“合浦珠还”。称誉地方吏治卓著。宋黄庭坚《文安国挽词》:“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源见“梅花妆”。指古代女子描梅花于额上的妆式。元 杨维祯《香奁八咏.黛眉颦色》:“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词语寿阳妆】 汉语大词典:寿阳妆
同“洗甲兵”。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疏表杰作》:“波澄海国,看王师洗甲而还。”【词语洗甲】 汉语大词典:洗甲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办事凭主观强求不会成功。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之二:“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同“北海尊”。宋柳永《玉蝴蝶》词:“好雍容、东山***,堪笑傲,北海尊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