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使臣星”。唐杜甫《秦州杂咏》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宋王禹偁《送罗著作奉使湖湘》诗:“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词语使星】 汉语大词典:使星
《晋书.温峤传》:“〔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
同“伍胥潮”。雷昭生《谢生楚桢见示西湖春游诗索和》:“伍相怒潮飞海岸,雷峰倒影插湖中。”
源见“鲧死羽”。喻指惩办罪臣。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近者三奸皆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同“牵丝”。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温郎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词语牵红】 汉语大词典:牵红
源见“南山铁案”。谓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像山一样不可推翻。明孟称舜《郑节度残唐再创》一折:“一任你口谰舌翻,辘辘的似风车样转,道不的铁案如山。”《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源见“束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 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
参见[剜肉成疮]。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妄加雕饰谓之剜肉为疮,此文人之通弊也。”见“剜肉补疮”。【词语剜肉为疮】 成语:剜肉为疮
同“柳生左肘”。宋王安石《即事》诗:“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
《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后因以“安吉”称美命服。宋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二:“时遣拾遗补过之臣,出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请而得之。”【词语安吉】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