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临深履薄

临深履薄

同“履薄临深”。《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


并列 面对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处境十分险恶。语本《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书·文帝纪下》:“夙夜竞竞,如~。”也比喻须小心谨慎。《后汉书·杨终传》:“今君地位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以为至戒!”△多用于表示处境。→履汤蹈火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临深履尾。也作“临深履冰”、“临危履冰”、“履薄临深”。


【典源】《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 (ping) 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今译】《诗经·小旻》诗中写道:“不敢徒手搏虎,不敢无船渡河。人们只知徒手搏虎,无船渡河是危险的,而不知其他的险境。面对现实,我战栗发抖,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的边缘,就像行走在薄冰上。”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处境艰危,心怀戒惧。

【典形】 薄冰、蹈水、临深、履薄冰。

【示例】

〔薄冰〕 宋·范成大《龙学侍郎清河侯张公挽词》:“太息逢萋锦,平生付薄冰。”

〔蹈冰〕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轻渎威严,惧深履尾; 载尘听觉,迫甚蹈冰。”

〔临深〕 唐·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履薄冰〕 魏·阮籍《咏怀》之三十三:“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词语临深履薄】  成语:临深履薄汉语词典:临深履薄

猜你喜欢

  •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山:山谷。梁:桥梁。雉( ㄓˋ zhì ):野鸡。时哉:得其时呀。 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 意谓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 化鹤归

    同“化鹤归来”。元黄溍《开元宫》诗:“曾闻帝子乘鸾去,疑有仙人化鹤归。”

  • 论议风生

    《宋史.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因以“论议风生”或“议论风生”形容谈话、写文章生动形象而又风趣。叶圣陶《孤独》:“他们那样自得其乐,那样议论风生,仿佛故意表示一

  • 松乔

    古代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一说伯乔)二人的合称。后因作咏仙家的典故,也用以喻指遁迹山林的隐士。王吉(?-前48年),:字子阳,琅邪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年轻时好学,兼通五经,昭帝时任昌邑王中尉

  • 孙阳顾

    同“伯乐一顾”。伯乐,姓孙名阳。唐殷尧藩《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孙阳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 孟笋

    源见“孟宗泣笋”。指冬笋。清袁枚《寄怀钱玙沙方伯予告归里》诗:“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

  • 定远

    参见:班定远【词语定远】   汉语大词典:定远

  • 击节称叹

    参见:击节叹赏偏正 打着拍子赞赏。形容对诗文或艺术品十分欣赏。《聊斋志异·叶生》:“闱后,索文读之,~。”※节,不读作jiē。△褒义。多用于对诗文、艺术或人的称赞。→赞叹不已。也作“击节称赏”、“击节

  • 日贯虹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 牛涔

    源见“蹄涔”。指牛蹄印中积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常作自谦之词。唐黄滔《启卢员外》:“而滔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词语牛涔】   汉语大词典:牛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