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载记》:“石勒酒酣谓徐光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競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
同“南阳高卧”。唐韩偓《寄隐者》诗:“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主谓 比喻万事皆成。《三国志·吴书·周鲂传》:“~,时不再来。”△用于事成。又作“百举
汉.刘向《说苑.奉使》:“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乃逐韩子。”战国时,越国大夫诸发奉命出使到
源见“管城子”。指笔头。宋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词语管城颖】 汉语大词典:管城颖
源见“分桃”、“断袖癖”。指宠幸男色。清钮琇《觚賸.姜郎》:“时有十八公,风流荣达,心倾于绣。婉转致之门下,分桃断袖,莫逾其宠。”【词语分桃断袖】 成语:分桃断袖汉语大词典:分桃断袖
源见“画龙点睛”。形容书画极传神。明 高君《慧聚寺次张祐韵》:“画龙飞去久,空掩殿堂门。”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背)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又汉刘向《说苑.正谏》载: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
源见“乌鹊填桥”。泛指仙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
同“伤禽畏弦”。宋徐铉《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诗:“哀猿出槛心虽喜,伤鸟闻弦势易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