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句
指歌唱时打拍子的板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记牛僧孺未第时求见韩愈、皇甫湜,“各袖一轴而贽,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公因大称赏之。”
【词语乐句】 汉语词典:乐句
指歌唱时打拍子的板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记牛僧孺未第时求见韩愈、皇甫湜,“各袖一轴而贽,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公因大称赏之。”
同“雁塔题名”。清 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波斯识宝无真,罔象求珠偏得,也罢,从来雁塔高标,只要兔园尘册。”【词语雁塔高标】 成语:雁塔高标
源见“槐市”。泛指集市。北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青绮春门,沟渠交映。绿槐秋市,舟楫相通。”
同“龙蟠虎踞”。柳亚子《追忆张秋石女士》诗之二:“剩粉馀香愁隔世,蟠龙踞虎落谁家?”见“虎踞龙盘”。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噎,望建业江山~之状,皆依约而得之。”【词语蟠龙踞虎】 成语:蟠龙踞
即此中人、局中人的意思,指深知其中道理或亲历其境的人。宋代苏轼《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诗:“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偏正 曾亲身经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宋·苏轼《李颀画
唐.牛僧孺《幽怪录》“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巴邛橘园中,霜后见橘如缶,剖开,中有二老叟象戏。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参见“商山四皓”),但不得根深固蒂耳。’一叟取龙脯食之。食讫,余脯化为龙,众乘之
同“祸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见“殃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词语祸近池鱼】 成语:祸近池鱼汉语大词典:祸近池鱼
《礼记.檀弓上》:“孔子早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载:“相传春秋时楚王使风胡子因吴王请欧冶子、干将二人作铁剑。二人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作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相传战国时吴国的欧也子和干将是铸造
参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词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成语: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汉语大词典: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见“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