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边

九边

明代北方9个军事要镇的合称。后为边境的泛称。明朝建立后,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其子朱棣、朱权等统率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又于沿边设镇,派兵驻守。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这就是九边。九边的设置,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hòu后)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防线,对加强北部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朝为此加饷加税。

【出典】:

明史》卷91《兵志三》2235页:“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例句】:

清·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李光《河山四律》:“将帅凋零鼙鼓动,四郊壁垒九边烽。”


【词语九边】   汉语词典:九边

猜你喜欢

  • 伏首帖耳

    见“俛首帖耳”条。见“垂首帖耳”。《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而泣。”【词语伏首帖耳】  成语:伏首帖耳

  • 握火

    同“怀火”。宋刘筠《与客启明》诗:“垂天借偷《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 贤竹林

    源见“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阮籍与阮咸为叔侄。后因以“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儒林外史》四六回:“弟就要去拜虞博士并庄徵君贤竹林。”【词语贤竹林】   汉语大词典:贤竹林

  • 述作究天人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词,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述作”即著书,

  • 建安才子

    参见:建安七子

  • 樊素口

    源见“樊素”。借指女子的樱桃小口。宋王寀《蝶恋花》词:“京兆画眉樊素口,风姿别是闺房秀。”

  • 游钧天

    源见“钧天广乐”。谓进入天宫仙境。明高启《昼睡甚适觉而有作》诗:“如游钧天还,至乐不可追。”

  • 凭轼下东藩

    同“凭轼平齐”。唐魏徵《述怀》诗:“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 怨红绡帕

    同“锦书封泪”。清 张尔田《三姝媚.中秋夜感遇》词:“春老兰情衰谢,叹旧箧题香,怨红绡帕。”

  • 燕桂

    同“燕山桂”。明杨慎《鹧鸪天.寿张月坞》词:“三凤兆,八龙才,不论燕桂与王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