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南山雾豹”。谓隐居修身有成。金元好问《赠修端卿等三人》诗:“知君亦作南山豹,雾雨七日蔚成文。”
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
源见“哭穷途”。喻指陷于困境、无路可走的悲哀。清张问陶《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诗:“人有阮生泪,楼绝庾公尘。”【词语阮生泪】 汉语大词典:阮生泪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作品。南朝 梁庾肩吾《侍宴饯张孝总应令》诗:“惭无寡和曲,空陪郢中唱。”
源见“熊轼”。借指地方长官。宋王禹偁《拟长孙无忌代袭刺史表》:“臣等乃位极庙堂,地分藩翰,下至凭熊之秩,尽为尸禄之人。”
时: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日:太阳,比喻暴君夏桀。曷:何。这里是“何时”的意思。丧( ㄙㄤˋ sàng ):灭亡。 这个太阳何时消灭,我愿与你同归于尽。 原指夏朝百姓痛恨暴君夏桀,表
源见“新亭对泣”。借指忧国者的哀伤。宋刘过《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书上杨秘书》诗:“江河周?泣,城郭令威来。”
源见“筑室道谋”。指众说纷纭的议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而一时筑室之议,反以开衅责文忠。”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载:相传贞观年间,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
源见“隆准”。谓眉骨圆起。后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亦借指帝王。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词语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