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柳三眠

人柳三眠

《三辅旧事》(清.张澍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宋赵令畴《候鲭录》卷二:“李商隐《江之嫣赋》云:‘岂如河畔牛星,隔岁祇闻一过。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汉苑有人形柳,一日三起三倒。”

人柳即柽柳,又称垂丝柳、观音柳。落叶小乔木,供观赏,枝叶可入药。柳眠指柳条下垂静止之态,三眠则指时时伏倒,在飘拂摇荡中暂息。

明.徐渭《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清.钱谦益《呈云间诸好》诗:“仙桃方照灼,人柳正蹁跹。”


【典源】《三辅旧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今译】 传说汉代御苑中有柳树,形状像人,称为人柳,一天之间三卧三起。

【释义】 后以此典咏柳或咏春色;也用以形容女子的腰肢。

【典形】 汉家旧苑眠、柳梦三、柳眠、眠柳、三眠、三眠柳、三眠杨柳、三起三眠、杨柳三眠、苑中柳未眠、春轻柳未眠、堤柳几眠、弱柳三眠、柳未三眠、上林柳眠。

【示例】

〔汉家旧苑眠〕 宋·刘筠《柳絮》:“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柳梦三〕 明:袁宏道《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瘦削山客独,酣沉柳梦三。”

〔柳眠〕宋·陆游《葺圃》:“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眠柳〕 明·汤显祖《紫箫记》:“花径软,助情多,合昏眠柳夜舒荷。”

〔三眠〕 清·王夫之《碧芙蓉· 阙题》:“花有恨,一枝不稳; 柳如人,三眠已倦。”

〔三眠杨柳〕 宋·朱淑真《晴和》:“百结丁香夸美丽,三眠杨柳弄轻柔。”

〔三起三眠〕 清·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杨柳三眠〕 明·黄峨《二郎神》:“雪絮成团帘不卷,日长时杨柳三眠。”


猜你喜欢

  • 湘斑

    同“湘妃竹”。宋陆游《山行》诗:“三尺古琴馀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 支机

    同“支机石”。唐李峤《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宋秦观《和子瞻双石》诗:“支机亦何据,但出君平卜。”【词语支机】   汉语大词典:支机

  • 温家镜

    源见“镜台自献”。指订婚聘礼。《天雨花》十七回:“今朝愿上温家镜,望俯赐良缘感大恩。”【词语温家镜】   汉语大词典:温家镜

  • 一台二绝

    同“一台二妙”。《南史.伏曼容传》:“〔曼容〕为尚书外兵郎,尝与袁粲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为一台二绝。”按,袁时任尚书仆射,与伏同官,故称。【词语一台二绝】  成语:一台二绝汉语大词典:一台二绝

  • 橘叟

    唐.牛僧孺《幽怪录》“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巴邛橘园中,霜后见橘如缶,剖开,中有二老叟象戏。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参见“商山四皓”),但不得根深固蒂耳。’一叟取龙脯食之。食讫,余脯化为龙,众乘之

  • 蚌病成珠

    《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蛖之病而我之利。”蛖,同“蚌”。后遂以“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敬通(冯衍)雅好辞说,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

  • 中年哀乐

    源见“东山丝竹”。指中年以后常为哀乐事感情激动。清袁枚《到清江再呈》诗之二:“一笛斜阳万木飞,中年哀乐雪飘衣。”

  • 鼎?

    源见“折鼎覆?”。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鼎?、用贤、履险、出坎、处困、震恐、行旅、丧羊,此可尽以是非决乎?”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谓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的辅佐,好象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作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后则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周宣王时期,有一首劝宣王广求异才的诗歌。诗中说,仙鹤鸣在水泽里,声音闻

  • 荆卿歌

    源见“燕市悲歌”。指慷慨悲壮的《易水歌》。亦借指抒发悲壮情怀的歌。唐元稹《说剑》诗:“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