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仁至义尽

仁至义尽

形容对人关心和帮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古代习俗,每年年底的蜡祭,用以报答有功于农事的诸神,以使诸神再次加福于农事,这可谓竭尽仁义之道了。

【出典】:

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仁之至,义之尽也。”

【例句】:

南宋·陆游《剑南诗稿》七十七《秋思》之十:“虚已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


并列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原指古时年终十分虔诚地祭祀对农事有功的诸神,就是尽了“仁义之道”。借以形容对人极其关心爱护或极尽劝导教育之责。语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仁之至,义之尽也。”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廖辉英《红尘孽债》:“君雄……说道:‘我们不值得为中侃的事太操心,反正这一年,我们对他已~,我得尽快想个办法将他送走。’”△多用于为人处世。→无微不至 ↔忘恩负义 以怨报德 不仁不义


【词语仁至义尽】  成语:仁至义尽汉语词典:仁至义尽

猜你喜欢

  • 操刀伤锦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但是,“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

  • 枥马

    同“枥骥”。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归平津之馆,时闻枥马之嘶;舍广成之传,裁见诸侯之客。”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词语枥马】   汉语大词典:枥马

  • 阮郎穷辙

    同“阮籍途穷”。清董元恺《念奴娇.西江闻讣》词:“此行何似?似阮郎穷辙,杨朱岐路。”

  • 暑雨祁寒

    《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祁,大。后因以“暑雨祁寒”怨嗟生计艰难。《梁书.萧昱传》:“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并列 祁,大。夏季大

  • 攀槛折

    源见“朱云折槛”。指朝臣犯死直谏。宋韩淲《满庭芳》词:“愿赐尚方之剑,攀槛折、千古辉光。”【词语攀槛折】   汉语大词典:攀槛折

  • 霖雨傅说

    《尚书.商书.说命上》:“爱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殷高宗武丁任傅说为相,希望他能如甘霖解旱那样辅

  •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春天不是我的春天,秋天不是我的秋天。 慨叹岁月无穷而人生短促。语出《汉书.礼乐志》引《郊祀歌》九章:“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

  • 蜚英腾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明 孙柚《琴心记.赉金买赋》:“吾弟蜚英腾茂,下笔如神,不须谦让

  • 拾青紫如地芥

    同“取青拾芥”。《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唱完之后遗留下的音响。绕梁:环绕屋梁。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韵味深长。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本《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食,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lì),三日不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