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原作“似之而非”,指两个事物相似而实不相同,后则泛指看来似乎对,实际上并不对。有一次,庄子到山林中去,见到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而砍树的人却不砍倒它。庄子问其原因,伐木者答道,这棵树枝叶虽茂,但却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庄子叹道,这棵树正是因为不成材而使其得到应有的寿命。从山中出来后,住在一个朋友家中,老朋友十分高兴,让奴仆杀鹅来招待庄子。奴仆问主人,家中有两只鹅,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杀那只?主人回答道,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他,昨天那棵山中之树,以不成材而免于砍伐,现在这家杀鹅,那只鹅因不会叫而被杀死,要是让先生自我选择,是成材好,还是不成材好?庄子笑道,我既不是材,也不是不材。成材和不成材,相似而不同,因此难免碰到不好的下场。如果得其大道,脱出材与不材窠臼,主宰万物,而不为万物所主宰,哪里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出典】: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于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例句】:

汉·王充《论衡·死伪篇》:“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 西晋·葛洪《抱朴子·崇敬》:“嫌疑相类,似是而非。”


其他 好像是真的,其实是假的;好像是对的,又好像是不对的。语本《庄子·山木》:“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后汉书·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多用于描写人或事的表里关系方面。→类是而非 模棱两可


解释形容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

出处庄子·山木》:“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庄子在山里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的人在这棵大树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它。庄子问:“为何不伐这棵大树?”伐木的人说:“它没有什么用处。”庄子于是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得以活到老。”庄子从山里走出,借住在朋友家里,朋友非常高兴,让儿子杀只鹅来招待他。儿子问:“家里两只鹅,一只会叫,一直不会叫,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掉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庄子说:“昨天咱们在山里遇见的大树,因为自己不成材而不被砍伐,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自己不成材而被杀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事情?”庄子笑着回答说:“如果是我,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就会既像是什么,其实又不是什么,就好像既合于大道其实却又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样就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弟子们,你们记住了,最好的选择恐怕还只有归于自然吧!”


【词语似是而非】  成语:似是而非汉语词典:似是而非

猜你喜欢

  • 另成机轴

    源见“自出机杼”。比喻诗文创作构思、词采、风格新颖独创。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春秋楼》:“关圣威灵,弥纶宇宙。某所见古今碑记,无非颂扬忠义,千百如出一口,求一另成机轴,以阐发所以为圣为神之道者,未之一

  • 田子方

    源见“养老马”。为怜惜被弃之才的典型人物。唐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纷杂貌。攘攘:扰乱貌。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

  • 蜀人爱诸葛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三国蜀相诸葛亮深为蜀人爱戴,他死后仍受到蜀人赞颂。后遂用为典实。唐.杜甫《八哀诗.赠

  • 开口不言钱

    源见“阿堵物”。表示处世清高。唐鲍溶《怀王直秀才》诗:“乡无竹圃为三径,贫寄邻家已二年。惟有素风身未坠,世间开口不言钱。”

  • 查客

    同“槎客”。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诗:“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 梨花带雨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原为形容杨贵妃泣下如雨时的姿容。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艳。《封神演义》四回:“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

  • 燕桂

    同“燕山桂”。明杨慎《鹧鸪天.寿张月坞》词:“三凤兆,八龙才,不论燕桂与王槐。”

  • 万乘

    皇帝的别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朱熹集注:“天子畿内地方千里,出车万乘。”宋代苏轼《李太白碑阴记》:“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畿( ㄐㄧˊ jí 机)内:指

  • 周公惧流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