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持太阿

倒持太阿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年轻时在长安求学,精通《尚书》和《谷梁春秋》,担任南昌尉。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把持朝政。京兆尹王章为人忠贞直率,曾规劝、指责王凤,被王凤杀死。王氏势力越来越大,自然灾害和奇异现象多次出现,各级官吏都不敢说心里话。梅福上书成帝说:“秦朝无道,残虐百姓,无形中为汉朝兴起创造了条件。如同倒拿着泰阿宝剑,把剑柄交给陈涉、项羽等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毁己利敌或指丧失权力,反为人所制。又作“授人以柄”。

【出典】:

汉书》卷67《梅福传》2917、2920页:“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曰:‘……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曰:‘泰阿,剑名,欧冶所铸也。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发,譬倒持剑而以把授与人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 宋·王安石《兼并》:“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宋·张元干《过白彪访沈次津》:“赏罚二大柄,倒持示微弱。” 清·唐孙华《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国柄倒太阿,祖训裂堤防。” 清·黄遵宪《群公》:“事事太阿权倒授,人人六等罪分明。” 清·黄遵宪《庚辰四月重野成斋》:“呜呼源平霸者起,太阿倒持将军。”


见“太阿倒持”。


【词语倒持太阿】  成语:倒持太阿汉语词典:倒持太阿

猜你喜欢

  • 旦评

    同“汝南月旦”。元袁桷《送东平程太守》诗:“百年礼乐维时举,比屋衣冠合旦评。”

  • 鸥鸟伴

    同“鸥鹭忘机”。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词:“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词语鸥鸟伴】   汉语大词典:鸥鸟伴

  • 慰情聊胜无

    晋陶潜《和刘柴桑》:“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原为宽慰柴桑令刘程元生女未生男之语,后当作生女自慰之言。沈昌直《丁已消夏杂吟》之十二:“有女垂髫方十四,读书差喜未模糊。偶将诗句教吟咏,亦是慰情聊胜无。

  • 二顷负郭田

    同“二顷田”。元王祯《圃田》诗:“二顷负郭田,人上宁易取!”

  • 子猷溪

    源见“访戴”。指剡溪。唐戴叔伦《泛舟》诗:“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

  • 志存马革

    同“马革之愿”。清蒋士铨《冬青树.勤王》:“我文天祥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 技止此耳

    技:技能,本领。 技能只有这么一点罢了。 形容人没有多大能耐。语出唐.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 渊明株柳

    源见“陶潜柳”。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宋李曾伯《贺新郎.己丑为寄庭寿》词:“塞上弓刀成底事,不过腰金如斗。算不直、渊明株柳。”

  • 文君听琴

    源见“琴挑文君”。谓少妇寡居动情。北周庾信《岁晚出横门》诗:“智琼来劝酒,文君过听琴。”

  • 惩一警百

    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语出《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明史.黄道周传》:“陛下欲剔弊防奸,惩一警百,诸臣用之以借题修隙,敛怨市权。”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