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太阿( ㄜ ē ):剑名。柄:剑把。 倒持宝剑,把剑把交给别人。 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其害。语出《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网,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新唐书.吴兢传》:“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故曰人主与人权,犹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宋史.钱若水传》:“陛下苟思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而不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则守在四夷,而常获静胜。”一引作〔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节色欲第四》:“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是被戮人之过,与杀人者何尤?”


【词语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成语: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汉语词典: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猜你喜欢

  • 杜邮之赐

    源见“杜邮之戮”。谓赐死。宋李纲《靖康传信录》下:“公坚卧不起,谗者益得以行其说,上且怒,将有杜邮之赐,奈何?”【词语杜邮之赐】  成语:杜邮之赐汉语大词典:杜邮之赐

  • 渭城诗

    源见“渭城”。指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表示离别之情。金元好问《江神子.观别》词:“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

  • 敲缺壶口

    同“唾壶击缺”。清曹溶《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词:“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词语敲缺壶口】   汉语大词典:敲缺壶口

  • 毁方瓦合

    《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后以喻屈己从众。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亦指毁弃自己的原

  • 百舍重趼

    《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过去讲宿一夜为一舍,趼则是指脚掌因久行受摩擦而生的硬皮。旅宿百夜,脚底的老皮上又长了新趼。后以百舍重趼喻指长途奔走,十分辛

  • 面九年壁

    源见“达摩面壁”。喻长期修行或攻读。宋陈与义《又赋》:“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 生姜树上生

    比喻执拗的人。清代翟灏《通俗编.草木》引程伊川《语录》:“邵尧夫临终时,只是谐谑。某往视之,因警之曰:‘尧夫平日所学,今无事否?’答云:‘你道生姜树上生,我也只得依你说。’”主谓 比喻人性格执拗。清·

  • 白鹅换字

    源见“换鹅书”。赞扬极高的书法造诣。元舒頔《沁园春》词:“想白衣送酒,谁如元亮;白鹅换字,谁似羲之?”

  • 思肖函

    源见“枯井藏书”。指宋郑思肖沉井的铁函藏书。清赵翼《顾晴沙选梁溪诗成瘗其旧稿于惠山之麓立碑亭其上》诗:“元凯碑付江波沉,思肖函从井底坠。”

  • 长城哭崩

    源见“杞妇崩城”。形容悲愤动天地。唐周朴《塞上行》诗:“长城哭崩后,寂寞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