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卷五):“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仕途不顺利,要去东方九夷地区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有什么简陋的呢。后因以“何陋之
源见“一诺千金”。指郑重许诺。晋顾云《代人上路相公启》:“果践玉书,不移金诺。”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词语金诺】 汉语大词典:金诺
同“大杀风景”。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且觉大煞风趣,因此我仍照原拟未改。”见“大杀风景”。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2:“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
壑(hè),坑谷,深沟。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嫁祸于人。一个名叫白圭的治水专家对孟子说,我对洪水的治理超过了大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洪水,是循着水原来所走
源见“谢公屐”。指晋代喜遨游山水的谢灵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词语谢公】 汉语大词典:谢公
同“枕石漱流”。金刘仲尹《西溪牡丹》诗:“我欲禅居净馀习,湖滩枕石看游鱼。”【词语枕石】 汉语大词典:枕石
元 赵孟?《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后以“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妙。清张岱《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郭小川《在社
源见“墨子悲染丝”、“杨朱泣歧路”。比喻世事无常、多变。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丝路有恒悲,矧乃在吾爱。”【词语丝路】 汉语大词典:丝路
源见“雁足书”。指传寄书信。唐吴融《送僧归日本国》诗:“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源见“日近长安远”。谓帝京可达,功业、理想有实现的可能。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之四:“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词语长安近】 汉语大词典:长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