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偷桃

偷桃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上)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

这是一个古代神话传说,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熟,东方朔曾偷食三次,王母生了气,便把他谪降到人间。“偷桃”后常借指仙人有过而被谪降下界。唐.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诗:“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李商隐《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词语偷桃】   汉语词典:偷桃

猜你喜欢

  • 门可罗雀

    罗:张网捕捉。此典指门前冷落得可以张网捕捉麻雀。后以此典比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或形容门前冷落,无人来访。司马迁撰写《史记·汲黯列传》最后评论说:像汲黯(àn岸)、郑庄那样贤良,有权势时宾客比以前多十

  • 揽辔

    《史记.袁盎鼂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

  • 握铅抱椠

    源见“怀铅提椠”。指勤于写作。清冯桂芬《苏州试院记》:“同治初元……勘定苏州,复次第削平常、镇、湖、嘉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椠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词语握铅抱椠】  成语:握铅抱椠汉语大词

  • 纳履踵决

    谓穿鞋而鞋破,脚后跟露在外面,比喻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参见“捉衿肘见”条。见“纳屦踵决”。【词语纳履踵决】  成语:纳

  • 象寄

    同“象寄译鞮”。清黄遵宪《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词语象寄】   汉语大词典:象寄

  • 垂涎

    流涎,嘴馋的样子。唐代柳宗元《招海贾文》,“更笑遗怒,垂涎闪舌兮。”《三戒》:“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后人也用以形容钦羡、渴望的状态。【词语垂涎】   汉语大词典:垂涎

  • 秦台凤箫

    源见“乘鸾”。借指美女,情女。清严元照《醉太平》词:“秦台凤箫,章台细腰,春山低黛谁描,任抛残翠翘。”

  • 解金貂

    源见“金貂换酒”。指沽酒酣饮。元白朴《木兰花慢.灯夕到维扬》词:“春风竹西亭上,抖淋漓,一醉解金貂。”【词语解金貂】   汉语大词典:解金貂

  • 天涯若比邻

    比邻:近邻。 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可以时相过从。 现多指国际交往增多,交通方便,地域的差距缩短了。语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尔之

  • 落落难合

    见解疏阔,难与人合。《后汉书.耿弇传》:“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述补 形容见解独特,与众不同。语出《后汉书·耿摛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