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公山

八公山

晋书.苻坚载记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拒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可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勍(音qíng,强)。寿春,又名寿阳,即今寿县。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市西。晋时前秦苻坚帅大军南进,遭到晋将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军队的英勇抵抗,在洛涧击破前秦前锋军。苻坚登寿春城,见晋军阵容整齐,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一时面有惧色。后因用为咏战争的典故。

唐.刘长卿《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词语八公山】   汉语词典:八公山

猜你喜欢

  • 王祐三槐

    王旦之父王祐在庭前手植三棵槐树,以示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比喻对子孙的厚望和信赖。王旦(957-1017年)字子明,大名莘县(在今山东境)人,宋太宗太平兴国进士。其父王祐为尚书兵部侍郎,在汉、周之际以文章

  • 傅说版筑

    《尚书.说命》:殷高宗武丁告喻群臣:“梦帝(上帝)赉(lài,赏赐)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地名)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诸其左右。”此传说《离骚》、《孟子.告子

  • 遏住云飞

    同“遏住行云”。宋曾觌《朝中措》词:“醉到闹花深处,歌声遏住云飞。”

  • 相如驷马归

    源见“题桥柱”。谓荣显归来。唐戴叔伦《吊畅当》诗:“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按,此诗用以哀悼亡友。

  • 啮雪餐毡

    同“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见“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

  • 凤凰衔图

    参见:衔瑞图

  • 异口同声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主谓 很多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意见相同。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众蒙古王爷~地:永远

  • 谢豹

    旧题晋.张华注《禽经》:“巂周,子规也,啼必北向。江介曰子规。”《注》:“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唐.刘焘《树萱录》:“昔人有饮于锦城谢氏,其女窥而悦之,其人闻子规啼,心动,即谢玄。女恨甚,后闻

  • 椒兰妒忌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楚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用椒、兰分别代指楚大夫子椒和楚怀王弟司马子兰二人,他

  • 心动风幡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慧能大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曾未契理。师曰:‘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风扬刹幡,其实是风也动,幡也动。二僧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