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兼并弱小者,攻打昏暗者,夺取政治混乱者,欺侮丧邦亡国者。 原指商汤施行德政,消灭昏暴之国。 后亦用以形容西方列强所推行的强权政治。语出《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至于取人之国,专尚阴谋狡险,此兵家之道,所谓‘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猜你喜欢

  • 吹箫子晋

    同“吹笙子晋”。清赵翼《题周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公昔登科最少年,吹箫子晋 缑山仙。”

  • 沈瘦

    同“沈约瘦”。元 王和卿《醉中天.别情》词:“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 一编书是帝王师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注:圯,桥),有一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

  • 平舆

    《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 挥麈

    源见“麈尾清谈”。指清谈。金赵秉文《灵感寺》诗:“欲尽休公挥麈乐,鬓丝羞对落花风。”亦借指文士。清孔尚任《桃花扇.修礼》:“从来名士夸江左,挥麈今登拜将台。”【词语挥麈】   汉语大词典:挥麈

  • 草上之风必偃

    风吹草伏,喻君子之德能感化百姓。《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偃:伏。

  • 支绌

    同“支诎”。绌,通“诎”。清包世臣《致祈大臣书》:“唯是军兴三载,经费支绌已甚。”【词语支绌】   汉语大词典:支绌

  • 贫贱糟糠

    同“糟糠”。明王玉峰《焚香记.辞婚》:“呀!下官已有早年结发,乃贫贱糟糠。”偏正 糟糠,比喻贫时之妻。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语本《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毋翼而飞

    比喻传播之迅速。《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见“无翼而飞”。【词语毋翼而飞】  成语:毋翼而飞汉语大词典:毋翼而飞

  • 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