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凿坏而遁

凿坏而遁

源见“颜阖逾墙”。谓逃禄隐居。《老残游记》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连动 坏,通“培”、“坯”,屋的后墙;遁,逃走,隐藏。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币先焉,凿培而遁之。”《老残游记》2回:“试问,与那~,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坏,不读作huài。△多用于处世方面。也作“凿坏以遁”、“凿坯而遁”。


【典源】《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汉书·扬雄传》:“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 (pi) 以遁。”应劭注:“凿坏,谓颜阖也。鲁君闻颜阖贤,欲以为相,使者往聘,因凿后垣而亡。”

【今译】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贤士,想任用他为相,派使者带礼物去聘请他。而颜阖不愿做官,听说使者来,凿穿后墙逃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甘心隐居,不愿为官。

【典形】 颜坏、幽遁凿坏、凿坏、凿坏而遁。

【示例】

〔颜坏〕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坏。”

〔幽遁凿坏〕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 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

〔凿坏〕 宋·扬亿《与客启明》:“越客逃名误凿坏,汉庭初聘碧鸡才。”

〔凿坏而遁〕 清·岑霁《寻涧上先生故居》:“凿坏而遁名难晦,采厥为粮世共贤。”


【词语凿坏而遁】  成语:凿坏而遁汉语词典:凿坏而遁

猜你喜欢

  • 杜断房谋

    同“房谋杜断”。柳亚子《寄毛主席延安》诗:“杜断房谋劳午夜,江毫丘锦各名家。”并列 指善断多谋。语本《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

  • 牛郎织女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 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方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 东墙

    源见“东墙窥宋”。指美女或女子寄情之所。宋晁补之《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词:“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

  • 高鸿

    源见“鸿飞冥冥”。喻指志向高远的人。宋苏轼《和刘道原寄张师民》:“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 不觉屐齿之折

    屐( ㄐㄧ jī ):木制的鞋,底部有二齿,以行泥地,可防滑。 没有觉察到疾行过门限时碰断了屐齿。 形容内心喜悦之极。语出《晋书.谢安传》:“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

  • 侃侃訚訚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侃侃,和乐之貌;訚訚,中正之貌。”后因以“侃侃訚訚”形容说话和乐而中正。唐张说《东都酺宴并序》:“将吏咸集,佩

  • 妒妻

    晋代桓温妻南康长公主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刘孝标注引《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

  • 毕卓盗饮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毕卓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父谌,中书郎。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人名)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

  • 牵彩线

    同“牵丝”。清蒲松龄《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应于金貂珥叶,牵彩线以乘龙;宜向银屋红泥,望锦屏而射雀。”

  • 逝去玉楼

    源见“玉楼受召”。称文人逝世。明张煌言《挽华吉甫明经》诗:“逝去玉楼堪作赋,投来铁匣尚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