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刘章歌田

刘章歌田

指刘章侍奉吕太后宴饮,唱一首耕田歌,内有不同苗种,要铲除掉。暗示不是刘氏而王之人,要铲除掉。后以此典比喻胆识豪壮,不畏权势。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章在宫禁中值宿警卫,吕太后封他为朱虚(食邑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侯。吕太后将她哥哥的儿子吕禄之女嫁给刘章为妻。吕太后多封吕氏家族为王、侯,专权朝政。吕太后死,诸吕欲叛乱,周勃、陈平、刘章等以智勇共诛诸吕,刘章首斩吕产,先入北军,立大功,封城阳王。 当初,朱虚侯刘章年龄二十岁,有气力,忿慨刘氏得不到权职。他曾经侍奉吕太后宴饮,吕太后要朱虚侯刘章当酒令官。刘章自告奋勇请求说:“臣,是将军家庭出身的,请允许按军法行酒令。”吕太后说:“可以。”酒饮到尽情痛快时,刘章献上供饮酒时欣赏的歌舞。过一会儿说:“请让我为太后说唱一首耕田歌吧!”吕太后把他当小孩子看待,笑着说:“倒是你父亲知道耕田之事,你一生下来就是王子,哪里知道耕田之事呀?”刘章说:“臣知道它。”吕太后说:“试试给我说唱耕田歌。”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疏散,非同种苗,锄掉去它。”吕太后沉默不说话。不一会,吕氏家族中有一人醉,逃离酒席,刘章追上去,拔剑杀了他,向吕太后回报说:“有逃酒一人,臣谨执行军法杀了他。”吕太后和左右的人都大为吃惊。然而已经允许按军法行酒令,就无法加罪。酒宴因此作罢。从此以后,吕氏家族人人畏惧刘章,就是大臣也都依从朱虚侯,刘氏威严有所增强。此典又作“朱虚来归”、“刘章解立苗、“恨不逢朱虚”。

【出典】:

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2000、2001页:“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酒令官)。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巡行监酒)。’高后曰:‘可。’酒酣(hān憨,饮酒尽兴),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畜(xù恤,容许)之,笑曰:‘顾(倒是)而(你)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概(jì既,稠密)种,立(留)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自是之后,诸吕惮(dàn淡,畏惧)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

【例句】:

唐·李白《朱虚侯赞》:“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皇震惶。” 宋·苏轼《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之二:“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金·元好问《蛟龙引》:“割城恨不逢相如,佐酒恨不逢朱虚。”


【典源】《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人侍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概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因罢。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强。”

【今译】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任用诸吕。朱虚侯刘章心中不平。一次宫中宴饮,吕后令刘章为监酒官,刘章请求以军法监酒,吕后答应。酒宴中间,刘章请求唱耕田歌。高后拿他当孩子,笑说:“你父亲还知道些种田,你生下就是王子,知道什么种田?”刘章说:“我知道。”太后答应,于是刘章唱道:“耕得要深种得密,留下苗儿却要稀,不是这个田里的种,挥起锄头把它除去。”吕后默然。一会,诸吕中有一人酒醉逃席,刘章追去,拔剑将他杀了。回来报告:“有逃酒一人,我已按军法斩了。”吕后及诸吕大惊失色,但事先已许他按军法监酒,也没法加罪他,只好散席。从此以后,诸吕很畏忌刘章,大臣们便都依附刘章,刘氏势力增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胆识豪壮,不惧强势。

【典形】 恨不逢朱虚、刘章解立苗、朱虚来归、社稷定刘章。

【示例】

〔恨不逢朱虚〕 金·元好问 《蛟龙引》:“割城恨不逢相如,佐酒恨不逢朱虚。”

〔刘章解立苗〕宋·苏轼《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之二:“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朱虚来归〕 唐·李白《朱虚侯赞》:“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


猜你喜欢

  • 茅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纪》:“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濛,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谣歌曰:‘神

  • 一语撞倒墙

    形容说话语气的猛烈。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成语.一语撞倒墙》:“宋代胡程《苍梧集》钱正老谓方子通云:‘立朝刚劲,须推老兄;然一语撞倒墙,亦是老兄。’”主谓喻人语势刚锐。《陔余丛考·成语》:“钱正老谓方子

  • 昙?之换

    源见“换鹅书”。又南朝 梁虞龢《论书表》谓王羲之换鹅处在山阴 昙?村。后以“昙?之换”为书法故实。清钮琇《觚賸.八分书》:“盖珊钩麟罽,未免以多藏取讥,而追仿昙?之换者,其致远矣。”

  • 停年之格

    《魏书.崔亮传》:“亮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亮外甥司空谘议刘景安书规亮曰:‘……宜须改张易调,如之何反

  • 朝三暮四

    原意谓以诈术欺人,今谓反复无常。养猕猴的老翁给猕猴分发橡子。说,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猕猴们都很不满。老翁见状,改口道,那么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猕猴们一下子变得十分高兴。【出典】:《庄子·齐物论

  • 一饭师

    《维摩诘所说经》:“一景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洁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圣贤,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切。”中国古代佛教徒一日只吃一餐,故意以此修行自苦。后常

  • 剑埋龙壤

    同“剑埋丰城”。唐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 投膏止火

    膏:油脂。用油浇火。比喻举措不当,适得其反。出自五代时后唐大臣安重诲的事迹。安重诲(?-931年)应州(今山西应县)人。少年时便跟随后唐明宗做事。明宗即帝位后,为兵部尚书,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升任

  • 破琴

    《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絃,终身不复鼓琴。”又《晋书.戴逵传》载:戴逵博学善属文,少有文艺,善鼓琴,太宰武陵王司马晞闻其能琴,使人召之。逵对使破琴,曰:“戴安道(逵字)不为王门伶人!

  • 子罕辞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春秋时宋国正卿),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给玉匠看过),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