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靠主观想象行事。刚愎自用,表示傲慢成性,听不进不同意见。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师伐郑,与之订城下之盟。不久之后,晋国以荀林父为将,率军救郑。闻知楚、郑两国已结盟,荀林父就想率军返回。这时,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郑将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绝服从命令,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变原来命令,命令大军渡河,策应先縠,闻知晋军渡河求战,楚庄王心中害怕,便想撤军回国。这时,他的一个宠臣伍参看出晋军的弱点,劝告楚庄王回师与晋军打上一仗。他说,晋军主帅荀林父执政不久,部下不听指挥。他的中军副帅先縠这个人又很任性,违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统帅也都控制不了军队,将士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迎战,必能打败晋军。再说,我国是国君亲自出征,晋国是臣下率军作战,以国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无法向楚国臣民交待。楚庄王听了,便改变主意,挥师北向,果然打败了晋军。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王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例句】:

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悍。” 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成何事》:“荆公(王安石)刚愎自任,新法烦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见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为其所挤陷。”


并列 刚愎,倔强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独断独行。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则杀人,大则误国。”※愎,不读作fù。△贬义。用于表示主观。→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虚怀若谷。 也作“刚戾自用”、“刚褊自用”、“狠愎自用”。


【词语刚愎自用】  成语:刚愎自用汉语词典:刚愎自用

猜你喜欢

  • 隔靴搔痒

    《五灯会元》卷八:“(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后用以比喻说话,作文泛泛而论,抓不住重点,也比喻办事不切实

  • 谈笑却秦

    《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反对尊秦为帝,向辛垣衍指出:“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解作失)而遂正(同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

  • 昴降

    《春秋纬.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生耳参漏,月角大形。”(据《初学记》卷一引)传说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是天上昴星降生。故后以此歌颂显贵上应天上星宿之典。劉,即简化字“刘”。唐.违庄《饶

  • 斗鸭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撤之。”以鸭相斗而比赛胜负的一种游戏。三国时吴国的建昌王孙虑在院中设了斗鸭栏,以

  • 君鱼保境

    《后汉书.孔奋传》载:孔奋字君鱼,为武都郡丞。隗茂攻杀郡守,执奋妻为质,而奋击之愈厉,终擒灭茂等,一郡获全。后因以“君鱼保境”为不顾威胁、抗敌保境之典。《梁书.袁昂传》:“屡起田儋之变,每惧殷通之祸;

  • 鸣琴化治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宓,音fú,后亦读mì。后因用“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宋卢炳《满江红.送赵季行赴金坛》词:“制锦才高书善最,鸣琴化治人

  • 岩墙之下

    指危险的处所。《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岩墙:指将倾覆的高墙。【词语岩墙之下】  成语:岩墙之下

  • 枕石

    同“枕石漱流”。金刘仲尹《西溪牡丹》诗:“我欲禅居净馀习,湖滩枕石看游鱼。”【词语枕石】   汉语大词典:枕石

  • 荆州一纸

    源见“刘弘一纸书”。尊称他人书信。刘弘曾任荆州都督。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方候明珠,忽蒙复命。荆州一纸,河东百金。”

  • 画沙印泥

    宋黄庭坚《题绛本法帖》:“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亦比喻刻画毕肖。清 凤韶《凤氏经说.拜主手言》:“朱子曰:‘拜而后稽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