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力不从心

力不从心

亦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实际力量达不到预想的程度。班超(事迹见前“投笔从戎”条)以经营西域功,封定远侯。年老时,感到自己年老体衰,难以应付突发事变,要求调回内地。其妹班昭亦上书汉和帝,为其陈情,她在奏章中说:“如果发生突发事变,班超的气力已难从心愿,那就不但会使国家数世的成就废于一旦,也使为国效力的忠臣耗尽心血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一想到这些,我就深感痛心。”汉和帝极为感动,当即下诏召回班超。回到京师一个月后,班超即因病去世。

【出典】:

后汉书》卷47第1584页,《班超传》中载其妹班昭为班超上书:“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例句】:

东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京师士众,未习军旅,虽皆义勇,力不从心。”


主谓 实际能力不与主观心愿相符。语出《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弗弗《圆圆曲》:“我年纪大了,照顾小璜这样的孩子,难免有些~。”△多用于描写能力。 →心有余而力不足 力不胜任 ↔应付裕如 应付自如 得心应手 力所能及。也作“力不从愿”、“力不副心”、“手不应心”。


解释从:听从,顺遂。形容想做某事而力量达不到。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班超,是《汉书》作者班固的弟弟,东汉名将。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受朝廷征召,班超和母亲跟着到了洛阳。因为家贫,班超经常替官府抄写文书挣钱补贴家用。但他认为这不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曾经投笔叹息说:“大丈夫应当仿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获封侯爵,岂能长久地从事抄抄写写的事情呢?”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周旋于各国之间,没让朝廷大动干戈就赶走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恢复了西域各国同汉朝的关系,打通了天山南路。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定远侯。

永元十二年,班超已年近七十。他思念故乡,同时因为西域风俗欺老怕壮,担心自己年老体弱,会突然死去,让西域重新陷入分裂和动乱,于是上疏给皇帝,请求还朝。三年后,他的妹妹班昭又为他上疏请求说:班超辗转在西域已经三十年,亲人离别,不再相识,当年追随他的部下也都已经死去。班超虽想竭力报答陛下,但他现在已经七十岁,体弱多病。蛮夷的本性是违乱忤逆,欺侮老人。如果西域发生突然的暴乱,班超的身体和精力都已经不能随心所欲了,那么就会造成损失。对上会损害国家世代建立的事业,对下会丢弃忠臣勇士竭力建立的功劳,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班昭的奏疏感动了皇帝,于是班超在同年被召回朝廷。

近义无能为力

反义得心应手

例句

刘老太已经八十岁了,她想一口气爬上十楼,但是力不从心。


【词语力不从心】  成语:力不从心汉语词典:力不从心

猜你喜欢

  • 西子扁舟

    源见“范蠡扁舟”。指西施随范蠡入五湖隐遁。宋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 翻羹

    《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后因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故。明归有光《士

  •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菅( ㄐㄧㄢ jiān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坚韧,可做刷帚。蒯( ㄎㄨㄞˇ kuǎi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席。 虽有丝和麻这些比较高级的织料,也不要丢掉菅和蒯这些可以用于编织的低级材料。

  • 楹语

    源见“晏子楹”。指收藏的遗言。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诗:“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词语楹语】   汉语大词典:楹语

  • 八族

    《史记.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

  • 醇酒妇人

    《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代,秦兵伐魏,魏王迫不得已召请因盗走兵符而滞留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信陵君率五国之兵,破秦兵,威振天下。秦国使反间计,使本不信任公子的公子起了疑心,夺走兵权。“公子自知再以

  • 甚嚣

    同“甚嚣尘上”。清曾国藩《槐阴书屋图记》:“若处京师浩穰之中,视听旁午,甚嚣而已矣,尚何精诣之有哉?”【词语甚嚣】   汉语大词典:甚嚣

  •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摸黑杀人,因风纵火。 形容强盗行径。语出元.冁然子《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鲁迅《准风月谈.前记

  • 戍楼清啸

    同“清啸戍楼”。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万里寄龙韬,那得戍楼清啸。”

  •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蛟龙:古代传说能发洪水的一种神龙。 蛟龙得到了云和雨,就要飞腾上天,不会呆在池中。 比喻英雄逢时,可以充分施展才能而不受制约。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