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匕鬯不惊

匕鬯不惊

源见“匕鬯”。形容纪律严明,无所惊扰。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主谓 匕鬯,指祭祀。匕,古时用来取食的一种勺子,即羹匙之类的器具;鬯,古时祭祀用的香酒。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后用来形容军纪严明,对老百姓无所惊扰。语本《易经·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36回:“赣、宁之乱,坐镇上游,~,指挥若定。”△褒义。 多用于军纪方面。 →秋毫无犯 ↔明火执仗。也作“匕鬯无惊”。


【词语匕鬯不惊】  成语:匕鬯不惊汉语词典:匕鬯不惊

猜你喜欢

  • 文子文孙

    《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五》:“刘应起 时可,淳祐初为太学博士,言定大计曰:‘谋

  • 七臣

    《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谏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后汉书.刘瑜传》:“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

  • 鲲鹏志

    源见“鲲鹏展翅”。谓远大宏伟之志。阳兆鲲《中秋作》诗:“图南久负鲲鹏志,投北难餍豹虎心。”

  • 妆学寿

    源见“梅花妆”。谓描梅花于额上为饰。宋沈瀛《减字木兰花.四劝》词:“明朝醒酒,起看佳人妆学寿。”

  • 舄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或仙人的行踪。宋李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行矣新骢马,归哉旧舄凫。”【词语舄凫】   汉语大词典

  • 韦弦佩

    源见“韦弦”。谓谦虚谨慎,接受规劝。唐杜牧《送杜?赴润州幕》诗:“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 尧庭草

    源见“指佞草”。传说中能识别奸佞的草。唐崔涂《寄舅》诗:“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 衣彩

    源见“老莱娱亲”。穿小儿五彩衣引逗父母欢心。表示尽心孝养父母。唐赵嘏《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词语衣彩】   汉语大词典:衣彩

  • 锦衣还里

    同“衣锦还乡”。?庐《童子军》二出:“著甚的肘后悬金印,锦衣还里想。”

  • 买邻

    《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宋季雅为了与吕僧珍作邻居,不惜花重金买宅。后因称为求得善邻而买宅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