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山雾豹

南山雾豹

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与,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听。五年后更富,人皆贺之,其妻忧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欲死耳。’”文章,文彩。后因以“南山雾豹”比喻隐居避世、爱惜其身或潜心进德修业、富有文采之人。宋黄庭坚《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诗:“南山雾豹出文章,去取公卿易驱羊。”


【典源】 汉·刘向《列女传》:“陶大夫答子之妻也。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而泣。……妇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欲以泽其毛衣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载,败亡之征见矣。愿与少子俱脱。’姑怒,遂弃之。处期年,答子之家果以盗诛。”

【今译】 陶答子在陶地任官三年,没有什么好名声,家产却富了三倍,其妻几次劝谏不听。过了五年,休官归家,随行之车有百辆之多。族人杀牛大肆庆贺,只有其妻抱着儿子哭泣。陶母责问她,其妻说:“我听说南山有黑豹,因连续七天雾雨而不出来觅食,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爱惜自己的皮毛,要使之具有文采,因此藏身可以远害。猪狗不择食来养肥自己身体,那只是等死罢了。今天夫子治理陶地,家富而国贫,不受君王敬重,不被百姓爱戴,败亡的征兆已经出现了。我请求与儿子脱身。陶母将她逐出。过了一年,答子之家果然因盗被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居修身,远害避灾; 或指隐处待时而动。

【典形】 豹雾、豹隐、豹隐雾、廉豹、南山豹、南山雾、南山雾豹、雾豹、雾隐、雾雨、雾雨七日、玄豹、玄豹隐、养豹、隐豹、隐雾、烟雨豹文章、豹隐连山雾、南山隐、隐南山、雾雨文深、隐豹愁雨、豹姿常隐、豹雾隐、豹成文、养豹章、山藏豹、文豹栖雾、南山之雨。

【示例】

〔豹雾〕 宋·范成大《王季海秘监再赋》:“披开豹雾寻陈迹,扫尽珠尘看旧题。”

〔豹隐〕 唐·骆宾王 《秋日送侯四》:“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

〔豹隐雾〕 宋·陆游《昼睡》:“静如豹隐雾,湛若珠藏渊。”。

〔廉豹〕 清·程先贞《还山春事》:“山深寂寞藏廉豹,水阔雍容出乐鱼。”

〔南山豹〕 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南山雾〕 南朝齐·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南山雾豹〕 宋·黄庭坚《奉送周元翁》:“南山雾豹出文章,去取公卿易驱羊。”

〔雾豹〕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雾隐〕 宋·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雾雨七日〕 金·元好问《赠修端卿等三人》之四:“知君办作南山豹,雾雨七日蔚成文。”

〔玄豹〕 南朝齐·陆厥 《齐歌行》:“玄豹空不食,南山隐云雾。”

〔玄豹隐〕 唐 · 钱起 《过山人所居》:“一随玄豹隐,儿换绿萝阴。”

〔养豹〕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苦怀太史惠,养豹烟雨昏。”

〔隐豹〕 唐·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山有离隐豹,野有求伸蠖。”

〔隐雾〕 唐·司空图 《擢英集述》:“虽豹文必备,方成隐雾之姿; 而翠羽已零,犹称凌波之玩。”


【词语南山雾豹】   汉语词典:南山雾豹

猜你喜欢

  • 续凫截鹤

    同“断鹤续凫”。《续高僧传》卷三:“续凫截鹤,庸讵真如;草化蜂飞,何居弱丧?”见“续凫断鹤”。唐·独孤及《对诏策》:“若矫其肆任之性,以徇刑政之端,是~,亏其全矣。”【词语续凫截鹤】  成语:续凫截鹤

  • 注醋囚鼻

    《新唐书.来俊臣传》:“俊臣鞫囚(注:鞠,音jū,审讯),不问轻重皆注醯(音xī,醋)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注:溷厕尿污之处),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唐朝来俊臣天性残忍,

  • 车如流水,马如龙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注:褠,即臂衣,称臂韝,缚左右小臂,以便于事),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形容往

  • 风云会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指君臣际会。亦泛指际遇。汉王粲《杂诗》之四:“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唐杜甫《洗兵马》诗:“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词语风云会】   汉语大词典:风云会

  • 三马食一槽

    《晋书.宣帝纪》:魏武帝曹操“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三马食一槽,又称三马同槽,指三国魏时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这里的“三马”,影射司马懿和他的

  • 九疑泪竹

    源见“湘妃竹”。即斑竹。清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九疑泪竹娥皇庙,字字离骚屈 宋心。”

  • 鳌洲

    源见“龙伯钓鳌”。传说中海上仙山。亦借指东海。唐黄滔《秋色赋》:“上澄鹊汉以清浅,东莹鳌洲而渺弥。”唐皎然《杂兴》诗之二:“鹤驾何冥冥,鳌洲去浩浩。”【词语鳌洲】   汉语大词典:鳌洲

  • 五羖大夫

    《孟子.万章上》:“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史记.秦本纪》:“〔秦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

  • 孟子好辩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认为当时“圣

  • 连篇累幅

    同“连篇累牍”。《野叟曝言》第八三回:“伧父极力铺张,连篇累幅,无此气势者,由于笔之钝故也。”清 汤斌《江南镇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吴公墓志铭》:“偶尔撰述,信笔抒写,连篇累幅。”见“连篇累牍”。《野叟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