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后因以“百尺竿头”喻空中杂技,如宋.晏殊《题咏上竿伎》:“百尺竿头褭褭身(褭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
见“胜残去杀”条。见“胜残去杀”《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词语捐残去杀】 成语:捐残去杀汉语大词典:捐残去杀
粟(sù速):谷子。此典本指少量布和谷子。比喻汉文帝刘恒和弟弟刘长间利害冲突不能相容。后以此典形容兄弟间有利害冲突而不能忍让。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軏:古代车辕与横木连接的关键。车无輗、軏,怎能行走呢?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因以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明吴承恩《
同“丘壑之念”。宋晁冲之《东阳山人僻居》诗:“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满眼。”
源见“抱瓮灌园”。指汉阴老人。亦借指隐者。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词语汉阴老】 汉语大词典:汉阴老
《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
源见“梦惠连”。泛称诗人文士家池塘。元 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怪莺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谢家池。”【词语谢家池】 汉语大词典:谢家池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