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指项羽看见秦始皇巡游时之排场很大,威风凛凛。便说:那个皇帝可以由我来取代替。后以此典表示夺取别人的权力、地位,取而代之;今泛指以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guì jī桂基,治吴县,今江苏苏州),渡过钱塘江,叔父项梁与项羽一道前去观看。项羽说:“那个皇帝是可以由我夺取过来而代替他的。”项梁急忙伸手捂住项羽的口,告诫说:“不要胡说,这是要灭杀全族的大事!”但内心里却器重项羽是有大志的奇才。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296页:“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例句】: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高行周传》:“兵过武州,招行珪曰:‘守光可取而代也。当从我行,不然,且杀公子。” 元·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卷1:“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连动 夺取他的位置,然后代替他。泛指用这个代替那个。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项梁)与籍(项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陈若曦《燃烧的夜》:“她温柔如水的脾气不见了,~的是沉默寡言,冷若冰霜。”△描写顶替方面。


【词语取而代之】  成语:取而代之汉语词典:取而代之

猜你喜欢

  • 慕嚬

    源见“东施效颦”。指盲目仿效。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枝辞攒映,嘒若参昴。慕嚬之心,于焉祇搅。”【词语慕嚬】   汉语大词典:慕嚬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参见: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词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成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汉语大词典: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色斯

    《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后因以“色斯”为比喻见机远遁以避祸的典故。《后汉书.左雄传》:“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晋葛洪《抱朴子.嘉遯》:“

  • 奉若神明

    同“奉如神明”。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彼之讴歌众数,奉若神明者,盖仅见光明一端。”述补 像崇拜神灵一样去敬奉某些人或事物。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非常崇敬。蔡敦祺《林则徐》(上)4章:“就连那些想走歪门

  • 三握发

    源见“吐哺握发”。形容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或借指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的重臣。唐邵谒《论政》诗:“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亦形容殷勤待客。宋陆游《老病谢客或者非之戏作》诗:“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

  • 庄周蝶梦

    同“庄周梦蝶”。元曾瑞《行香子.叹世》套曲:“名利为心无半点,庄周蝶梦甜。”【词语庄周蝶梦】  成语:庄周蝶梦

  • 樵人取箭

    源见“郑公风”。比喻求祷顺风。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见风回。”

  • 神妪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晋.干宝在《搜神记》中述说有成夫人、能弹箜篌,闻弦歌,便起舞。后遂用为咏歌女、乐人

  • 宋襄之仁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己。”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

  • 鼓物

    《易.系辞上》:“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韩康伯注:“万物由之以化,故曰鼓万物也。”后以“鼓物”指使万物生长。晋陆云《南征赋》:“振南箕以鼓物,冒庆云而崇荫。”【词语鼓物】   汉语大词典: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