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长脖颈,抬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庄子说,在道德高尚的至德之世,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都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好,穿的衣服美,也认为当时风俗淳厚,局面安定。国家很小,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互相听得到邻国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远方所思念的亲友。宋喻陟《蜡梅香》词:“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同“祸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见“殃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词语祸近池鱼】 成语:祸近池鱼汉语大词典:祸近池鱼
源见“沧浪濯缨”。指浪迹江湖的隐士。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诗:“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清曹寅《北行杂诗》之十五:“满坐沧浪客,从谁借酒兵?”【词语沧浪客】 汉语大词典
同“乌头白,马生角”。清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一叹依然竟陨霜,乌头马角事茫茫。”并列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语本《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以“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环境的
同“枕石漱流”。元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之一:“枕流漱石轻轩车,吟烟啸月甘藜藿。”见“枕石漱流”。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
源见“武城弦”。谓以礼乐治民。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三折:“你可甚端冕临三辅,调弦理万民。”
同“寄书雁”。元陈基《江上客舍》诗:“风急最怜巢幕燕,春寒犹滞寄书鸿。”【词语寄书鸿】 汉语大词典:寄书鸿
见“胜不骄,败不馁”。 宋·许《彦周诗话》:“淮阴(韩信)~,乃能师李左车,最奇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