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唱筹量沙

唱筹量沙

唱:喊报。筹:计数用具。唱筹:唱数计筹。将沙当作粮食计量,并高声唱出所量数字。后比喻以假充真,以无报有,掩盖真象。檀道济(?一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末年跟随刘裕,屡立战功,刘裕建宋后,以辅佐之功封永修县公。文帝刘义隆元嘉八年(公元431年)率兵伐魏,攻入河南,后因粮尽不得已退兵。不久位进司空,由于威名太盛,为文帝所忌,被杀。公元431年,檀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军伐魏,与魏军大小三十余战多捷,兵至历城,当时魏军势力强大,宋军粮食用完,不得不退兵。投降魏军的士兵都说宋军军粮已尽,士卒忧惧,没有斗志。檀道济于是在夜里以沙充米计量,并高声唱出数量,用剩下的一点儿米撤在沙子上,然后悄悄撤退。早上,魏军发现宋军粮食充足,便不敢再追,反而认为降者撒谎。檀道济得以全师而还。

【出典】:

南史·檀道济传》卷15,446页:“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例句】: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2回:“高俅曾受我恩,今尚不昧良心,挨他半个月,必不至于用强。且疏了他的防备,那时同了你高飞远走,他怎生奈何我?这叫做唱筹量沙的计。” 清·薛雪《一瓢诗话》卷42:“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水以木罂而渡,沙可唱筹而量,兵之奇也。”


连动 用沙充米,称量而唱数计筹,表示存粮充足。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语本《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荡寇志》72回:“且疏了他的防备,那时同了你高飞远走,你怎生奈何我?这叫做~的计。”△用于计谋方面。→唱沙作米


【词语唱筹量沙】  成语:唱筹量沙汉语词典:唱筹量沙

猜你喜欢

  • 孔坐

    源见“北海尊”。指雅集饮宴。唐李峤《酒》诗:“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

  • 魏征西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 分辉

    同“分光”。宋张孝祥《淮东漕魏郎中》:“仰邻烛之分辉,庶山藜之不采。”

  • 观国之光

    光:指国家大治而呈现的光辉景象。 原谓观察国家的盛德光辉。 后泛指参观考察一国的政教风俗等。语出《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艺文类聚》卷三二引秦嘉妻徐淑《答书》:“策名王府,观国

  • 跨鹤游

    同“跨鹤扬州”。明汤显祖《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缠十万,顺天风跨鹤闲游!”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胜事人传跨鹤游,客囊羞涩滞扬州。”

  • 墦间馀酒

    源见“乞墦”。指残羹剩饭。元刘秉忠《过天井关》诗之三:“洛下残花犹殢客,墦间馀酒也狂人。”

  • 生米做成熟饭

    明清时熟语。比喻事已做成,无法改变。《金瓶梅词话》二四回:“你我生米做成熟饭,你识我见的,促织不吃癞蛤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红楼梦》六四回:“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镜花缘》三五

  • 不疑盗嫂

    同“无兄盗嫂”。清袁枚《答严东有》:“较之卓茂攘羊,不疑盗嫂,受诬尚小。”

  • 陋籯金

    源见“籯金一经”。谓鄙视豪富。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

  • 焦尾

    同“焦尾琴”。唐李咸用《山居》诗:“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词语焦尾】   汉语大词典: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