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镐
参见:镐饮
参见:镐饮
源见“得鱼忘荃”。喻指达到目的的凭借、手段。清王夫之《补落花诗》之八:“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同“桂苑”。金王寂《挽姚先生孝锡》诗:“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同“桂宫”。元郝经《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氛露洗尽豁四旁。”【词语桂窟】 汉语大词典:桂窟
乱头:乱发蓬头。粗服:粗劣衣服。指蓬头乱发,衣服粗劣。 梁同书(1723-1815年),字元颖(yǐng影),号山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殿试,入翰林升侍讲。梁同书喜爱书
同“沧海桑田”。宋刘辰翁《念奴娇.酬王城山》词:“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化:感化。存:在。神:治理。 所经过之处,人们受到感化;所停留之地,地方得到治理。 古时形容圣君贤臣的德业。语出《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王引之
《书.尧典》:“明明扬侧陋。”曾运乾正读:“《史记》说,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慝者。”后以“明扬侧陋”谓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人。侧陋,处在僻陋之处或卑微的贤人。《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元象〕四年五月辛巳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才华杰出。唐李白《梁甫吟》:“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从局部的、细小的迹象,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
同“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见“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有墓旌善。”【词语十世宥能】 汉语大词典:十世宥能
《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宋氏与夫在徙中,推鹿车,背负父所授书,到冀州,依胶东富人程安寿。寿养护之。逞时年小,宋氏昼则樵采,夜则教逞,然纺绩无废。寿每叹曰:‘学家多士大夫,得无是乎!’逞遂学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