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宋.李昉等辑《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关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应劭作了两种解释:(1)宋城门失火,大火延及附近的池家,竟将仲鱼烧死。(2)宋城门失火,人们取附近池中水灭火,池干,池中鱼都死。后以这个典故常喻指恶患滋延,使周围之人无端遭受牵连伤害。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猨,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其他 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语本《艺文类聚》卷96及《太平广记》卷466引汉·应劭《风俗通》:春秋时,宋国池仲鱼所居近城门,一次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一说宋城门失火,因汲水灭火,池水干涸,鱼皆枯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89回:“他们穷了,又是终年的闹饥荒,连我养老的几吊棺材本,只怕从此拉倒了,这才是‘~’呢!”△用于牵连。也作“城门鱼殃”。


【词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汉语词典: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猜你喜欢

  • 借箸出奇

    源见“留侯借箸”。指策划奇谋。《续资治通鉴长篇.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陛下虽前席问计,群臣欲借箸出奇,以臣料之,恐无及也。”

  • 问羊知马

    源见“钩距”。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南朝 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五鸡二彘,勤恤有方;问羊知马,钩距兼设。”并列 比喻从比较中得以明白事实的真相。语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没欲

  • 驷马莫追

    同“驷马难追”。《禅真逸史》二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见“驷马难追”。《禅真逸史》28回:“大丈夫一言既出,~,岂有变更!”【词语驷马莫追】  成语:驷马莫追汉语大词

  • 陶侃运甓

    《晋书.陶侃传》:“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后以“陶侃运甓”指志士仁人刻苦自励。清李渔《蜃中楼.献寿》:

  • 硕大无朋

    硕:大。朋:比。 原指人的体貌德行英俊伟大。 后也泛指事物之大。语出《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郑玄笺:“朋,比也。硕谓状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唐.姚谟《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

  • 阿香推雷车

    《庄子.达生》:“其(委蛇)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首而立。”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乘马,从二人行。未至村,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

  • 直镈蒙璆

    《国语.晋语四》:“官师之所材也,戚施直镈,蘧蒢蒙璆,侏儒扶庐,矇瞍修声,聋聩司火。”韦昭注:“直,主击镈。镈,钟也。蒙,戴也。璆,玉磬。不能俯,故使戴磬。”谓适当安排残疾人工作,使各得其所。宋王安石

  • 强弩之极

    同“强弩之末”。《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衡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见“强弩之末”。【词语强弩之极】  成语:强弩之极汉语大词典:强弩之极

  • 优柔餍饫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后以“优柔餍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全书沉潜反复,优柔餍饫,以致其

  • 鼴腹

    源见“偃鼠饮河”。比喻器量小或欲望有限。前蜀韦庄《〈又玄集〉序》:“自惭乎鼴腹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词语鼴腹】   汉语大词典:鼴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