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墨子悲丝

墨子悲丝

同“墨子悲染丝”。唐李瀚蒙求》:“墨子悲丝,杨朱泣岐。”


见“墨子泣丝”。


【典源】 《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吕氏春秋·当染》:“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淮南子·说林训》亦载。

【今译】 墨子名翟 (di),春秋时鲁国人,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见到染丝者而叹息,说:“白丝用青黑染料去染,就成青黑色,用黄色染料去染,就成黄色,染料不同,丝色也不同,放入不同的染缸中去染,颜色也会不断改变。所以染不可不慎重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环境习俗等对人的秉性、志趣等有着重要影响,感慨人易为环境习俗左右,难以自主。

【典形】悲丝、悲丝染、悲素丝、墨子悲丝、泣素丝、素丝、素丝变、素丝涕、素丝易变移、素质随时染、丝色随染异、素丝堪悲、泣练丝、悲染丝。

【示例】

〔悲丝〕 清·黄鷟来《杂诗》:“至巧不如拙,岐路恒悲丝。”

〔悲丝染〕 清·丘逢甲《孟征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

〔悲素丝〕清·纳兰性德《嵇叔夜言志》:“杨朱泣路歧,墨翟悲素丝。”

〔墨子悲丝〕 魏·阮籍《咏怀》之二十:“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

〔泣素丝〕 唐·韦应物《送李二归楚州》:“忽此嗟岐路,还令泣素丝。”

〔素丝〕 晋·曹摅《感旧诗》:“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素丝变〕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素丝涕〕 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既秉丹石心,宁流素丝涕。”

〔素丝易变移〕 唐·李白《古风》之五十九:“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猜你喜欢

  • 煮鹤焚琴

    同“煮鹤烧琴”。《水浒传》三八回:“正是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天雨花》九回:“平时不与相知惯,煮鹤焚琴莽十分。”见“焚琴煮鹤”。《水浒传》38回:“正是怜香惜玉无情绪,~惹是非。”【词语

  • 醉骨

    源见“骨醉”。指唐武则天对高宗后妃的非人残害。《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妒同醉骨;射人于暗,奸类含沙。”【词语醉骨】   汉语大词典:醉骨

  • 重来崔护

    源见“人面桃花”。指遇艳而钟情的人。有再寻旧情、人事已非之慨。明 黄峨《风入松》词:“觅水重来崔护,看花前度刘郎。”

  • 讱言

    《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后以“讱言”谓慎言。明吕坤《呻吟语.涵养》:“平居时有心讱言还容易,何也?有意收敛故耳。”【词语讱言】   汉语大词典:讱言

  • 盗柳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陶侃传》:“侃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汉蠡吾人,字子都,寅帝时为京兆尹),尝课(考核督办)诸营种柳(时陶侃镇守武昌)。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

  • 班女扇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失宠受冷落者。南朝 梁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亦用以形容圆月或雪色。唐李端《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唐李峤

  • 汉官威仪

    同“汉官仪”。唐杜甫《狄明府》诗:“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偏正 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正规的皇族礼仪、典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清·洪昇《

  • 传书双鲤

    源见“鱼传尺素”。指传信。《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传书双鲤跃,扶辇六鳌蟠。”

  • 谁曰不然

    见〔其谁曰不然〕。

  • 楚家玉

    同“楚璞”。唐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词语楚家玉】   汉语大词典:楚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