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伐:自我夸耀),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标帜),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屏,退避)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事又见《东观汉记》卷九《冯异传》。

冯异谦虚恭谨,治军有方,每当诸将在一起论功时,他从不参与谈论争竞,常常一个人退避大树下独坐。故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旧因以“大树将军”喻赞带兵将领不居功骄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东篱处士(晋陶渊明号东篱处士),亦出茅庐;大树将军,应怀义愤。”


其他 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冯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南史·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也。’”△褒义。多用于将领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二三引《东观汉记》 曰:“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后汉书·冯异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为人谦和容让,与其他将军路上相遇时,冯异就将车避在一边。每当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论功,冯异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为人谦和不争。

【典形】 大树将军、大树之功、将军大树、将军树、思冯异、将军坐、倚大树、大树萧萧。

【示例】

〔大树将军〕 宋·陈与义 《雷雨行》:“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大树之功〕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先登陷敌,无遗大树之功。”

〔将军大树〕 北周·庾信《答赵王启》:“都尉青旗,即时春色; 将军大树,已复花开。”

〔将军树〕 唐·王昌龄《从军行》:“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思冯异〕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词语大树将军】  成语:大树将军汉语词典:大树将军

猜你喜欢

  • 青云器

    源见“青云自致”。指胸怀旷达志趣远大的人才。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秉生民秀。”【词语青云器】   汉语大词典:青云器

  • 河东之吼

    同“河东狮子吼”。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遇,亦难谐于倚玉。”

  • 浮江阿童

    《晋书.羊祜传》:“咸宁初,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耳。’益州刺史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留监诸军事,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

  • 蓬山

    同“蓬莱”。唐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宋贺铸《小重山》词:“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词语蓬山】   汉语大词典:蓬山

  • 羞面江东

    源见“不肯过江东”。谓无颜面对家乡的山水。宋汪宗臣《酹江月.题项羽乌江庙》词:“望断秦关无限恨,羞面江东山水。”

  • 单家

    孤单清寒的家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庶:徐庶。【词语单家】   汉语大词典:单家

  • 扶老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宋

  • 管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战国时燕国的名将乐毅,都是辅弼之才。后遂用为济世之才的典故。唐.李白《赠何

  • 冯妇车

    源见“冯妇”。指善搏虎者所乘之车。元李俊民《宣差射虎》诗:“眈眈来此被谁驱?不防邂逅冯妇车。”

  • 太叔辩洽

    《晋书.挚虞传》附太叔广:“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广谈,虞不能对;虞笔,广不能答;更相嗤笑,纷然於世云。”西晋时东平人太叔广,才思敏捷,出口即章。与当时名家挚虞谈论时,太叔广提出的问题挚虞常不能对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