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

罪恶重大。《汉书.杨恽传》:“不竭忠爱,尽臣子义。而妄怨望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亦作“大逆无道”。《史记.高祖本纪》:“汉王数项王曰:‘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数:责备。


并列 罪恶重大,不循正道。语出《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鲁迅《两地书》:“伟大之钉子,迎面碰来,幸而上帝保佑,早有廿九日之信发出,声明前此一函,实属~,应即取消。”△贬义。用于描写人的品性。→离经叛道 十恶不赦 犯上作乱 不忠不孝 ↔忠臣孝子耿耿此心 循规蹈矩。也作“无逆无道”、“大逆无道”。


解释旧指犯上作乱,违反封建道德。现多用来比喻某种行为、观念背离了道德标准和常理。

出处汉书·宣帝纪》:“(杨恽)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

杨恽(yùn),是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的儿子。年轻的时候认真读外公写的《史记》,又下功夫钻研《春秋》,以才能著名杨恽本人轻财好义,获得很多人的夸奖。进入朝廷任职后,因为揭发大臣谋反有功,而获封侯爵,被提升为中郎将。在中郎将任上,他厉行改革,获得了朝廷的赞扬而被升职。在早年的这一派赞扬声中,杨恽养成了廉洁无私,办事公平的优点,也养成了喜欢夸耀和显示自己,刻薄伤人,以及揭发别人隐私的毛病。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朝廷中有不少人怨恨他,尤其是太仆(替天子驾车的官)戴长乐与他矛盾最深。因此,当戴长乐被人告发坐牢时他就怀疑是杨恽干的,于是也上书揭发杨恽的罪行。

由于性格自傲,杨恽在受审讯期间并不配合,而且口无遮拦,就被判决为大逆不道,按法当斩。皇帝不忍心诛杀他,就将他贬为庶人。杨恽失去爵位后依旧性格不改,又遭人告发为骄傲奢侈,不思悔过,以至于引起了日食这样不祥的征兆。朝廷在调查时恰又发现了他给朋友的信上写着一些怨恨之辞,最终因为这封信引起了皇上的厌恶,杨恽又被判决为大逆不道,被处以腰斩。

近义犯上作乱

例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儿子打老子就是大逆不道。


【词语大逆不道】  成语:大逆不道汉语词典:大逆不道

猜你喜欢

  • 党人碑

    《宋史记事本末》卷四十九《蔡京擅国》:“(宋徽宗崇宁元年)九月己亥,立党人碑于端礼门,籍元符末上书人,分邪、正等黜陟之。时元祐、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蔡京犹未惬意,乃与其客强浚明、叶梦得,籍宰执司

  • 老龙吉

    《庄子.知北游》:“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老龙吉是

  • 独行踽踽

    踽( ㄐㄩˇ jǔ )踽:孤独貌。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 形容孤独无亲。语出《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毛传:“踽踽,无所亲也。”唐.杜甫《祭外祖祖母文》:“雌伏单栖,

  • 云霄奋翼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在高位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明姚夔《送刘尽心南归》诗:“云霄奋翼非难事,道义持身不外求。”

  • 菟裘之计

    《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注:羽父,鲁大夫翚),将以求大宰(注:大宰即太宰。此谓翚自求为太宰)。公曰(注:公即指鲁隐公):‘为其少故也(注:其,指桓公,少,年少,意为因桓公年少,故一直未能

  •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选拔。枉( ㄨㄤˇ wǎng ):不正直,邪恶。错:同“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直:正直。 把邪恶的人选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语出《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

  • 祭地而坟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的骊姬想害死太子申生,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申生祭母回朝,把祭肉献给献公,骊姬暗中在祭肉里下了毒药。当献公要吃的时候,骊姬说,祭肉是外面来的,先要检查一下是

  • 客嘲

    源见“扬子解嘲”。指世俗之人的嘲笑。元张翥《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之三:“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词语客嘲】   汉语大词典:客嘲

  • 越蠡扁舟

    同“范蠡扁舟”。宋汪元量《苏台》诗:“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 莼羹

    同“莼羹鲈脍”。清金农《闻喜县中早发》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莼羹。”【词语莼羹】   汉语大词典:莼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