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妙语解颐

妙语解颐

颐:面颊。解颐:欢笑。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匡衡父辈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家境贫寒,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精力特别充沛。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当没人能解说《诗》的疑难问题时,匡衡就要来了;匡衡解说《诗》,充满风趣,令人欢笑不止。”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卷6“解颐”条中说:“匡说诗,解人颐,盖言其善于讲诵,能使人喜而至于解颐也。至今俗谚以人喜过甚者,云兜不上下颏,即其意也。”后以此为典,形容语言生动风趣,使人开颜欢笑。

【出典】:

汉书》卷81《匡衡传》3331页:“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如淳注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例句】:

唐·苏颋《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唐·李白《赠徐安宜》:“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 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 唐·权德舆《中书送敕赐斋撰戏酬》:“常日每齐眉,今朝共解颐。” 宋·王炎《满江红·至日和黄伯威》:“结绶弹冠成底事,解颐折角皆虚说。” 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故诗至入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即匡鼎解颐是也。” 清·魏子安《花月痕》12回:“‘有莺其羽’四字,妙语解颐,太太真个聪明,大家各贺一杯。”


主谓 颐,面颊。解颐,面容舒展,露出笑容。话说得巧妙有趣,令人发笑。语本《汉书·匤衡传》:“匤说《诗》,解人颐。”《花月痕》12回:“‘有莺其羽’四字,~,太太真个聪明,大家各贺一杯。”△褒义。多用于描写精彩的言语。→令人喷饭解颜而笑 ↔惨不忍闻


【词语妙语解颐】  成语:妙语解颐汉语词典:妙语解颐

猜你喜欢

  • 如堕烟海

    同“如堕烟雾”。毛泽东《矛盾论》四:“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见“如堕烟雾”。毛泽东《矛盾论》4:“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

  • 阮籍穷途

    源见“哭穷途”。形容陷于困境,没有出路。清方文《人日哭从子子留》诗:“鲁连蹈海去不返,阮籍穷途谁与亲?”【词语阮籍穷途】   汉语大词典:阮籍穷途

  • 一溜烟

    形容跑得很快。元代无名氏《阀阅舞射柳蕤丸记》第三折:“骑不的劣马,不好扯硬弓,听的厮杀,拽起衣服,往帐房里则一溜烟。”偏正 形容跑得极快。《红楼梦》105回:“那些亲友听见,就~如飞的出去了。”※溜,

  • 醉尉

    同“灞陵醉尉”。《梁书.何敬容传》:“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唐杜甫《南极》诗:“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词语醉尉】   汉语大词典:醉尉

  • 衡纩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骛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张铣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绵量气之粗细。”后因以“衡纩”喻势利的眼光

  • 效颦眉

    源见“东施效颦”。指仿效。宋杨亿《无题》诗之三:“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 先意承志

    亦作“先意承旨”,原意是指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意,后则泛指揣摩人意,恭顺奉承,以博取欢心。公明仪问曾子,您可以说是孝顺父母了吧!曾子回答道,哪里能这样说呢?君子所主张的孝,是要在父母还没有表示意图之前,就

  • 鹏溟

    源见“鲲鹏展翅”。泛指大海。宋宋祁《鹿鸣宴饯诸秀才赴举》诗:“龙沼鱼鳞动,鹏溟浪翅开。”【词语鹏溟】   汉语大词典:鹏溟

  • 渭川熊

    源见“非熊兆”。泛指扶持国政的人才。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诗:“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词语渭川熊】   汉语大词典:渭川熊

  • 雪泥印迹

    同“鸿爪雪泥”。元何景福《重到北原与茂卿同宿偶成》诗:“雷火烧鳞悲跃鲤,雪泥印迹叹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