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事诗书

安事诗书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注:指天下,即今所谓政权),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刘邦于秦末天下大乱与楚汉相争中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就其本人条件而论,主要是他豁达大度,善于用人。文治有萧何,运筹有张良,武略有韩信,一批英才的智能发挥,是汉能成事的重要保证。但刘邦虽有马上出生入死之功,却从来不知读书,也不懂得文治的重要。打天下既不是单凭“马上”能取得,治理天下“读书”则犹不可忽视。“安事诗书”之说,恰恰暴露了刘邦浅薄无知的一面。后因以“安事诗书”用为不重视或不懂得文治之功的典故,以“诗书马上”为称誉文武兼备之典。

宋.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又《六么令.酒群花队阕》词:“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猜你喜欢

  • 元凯

    源见“十六才子”。称贤臣。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并任则?骥与驽骀不异。”凯,通“恺”。【词语元凯】   汉

  • 神人送玉衣

    《三国志.文昭甄皇后传》“后三岁失父”裴松之注引《魏书》载:甄后幼时,每寝,“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相者刘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后因以“神人送玉衣”为称颂贤后的典实。唐皇甫冉《赠恭

  • 五侯传烛

    《西京杂记》:“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因以“五侯传烛”为寒食节之典。宋陈纪《倦寻芳.郭颐堂寒食有无家之感为赋》词:“问几度、五侯传烛,但回首

  • 身与名孰亲

    《老子》下篇第四十四章:“身与名孰亲(身,自身;名,指声名,浮名)?身与货孰多(货,财货,钱财;多,指对自身和对身外之物的钱财注意与追求的程度之高)?得与亡孰病(得,得利;亡,不贪得;病,弊害)?是故

  • 瑶瑟怨

    源见“湘灵鼓瑟”。指幽怨的琴声。唐刘禹锡《潇湘神》诗之二:“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说奇字

    同“问奇字”。宋苏轼《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未许中郎得异书,且与扬雄说奇字。”

  •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表示道德低下的人得意横行,而正人君子则销声匿迹,默默无闻。语出《易.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也引作〔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为国家者,急于进君子而退小人,乃使君子道

  • 蜮沙含

    源见“含沙射影”。喻暗中攻击诽谤。清秋瑾《偶有所感用鱼玄机韵》:“身后微名豹雾隐,眼前事业蜮沙含。”

  • 代马依风

    《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代马,即胡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

  • 日与月与

    见“日居月诸”。晋·张华《励志》:“~,荏苒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