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尺帛之谏

尺帛之谏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屑,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丘墟,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幼艾,指年轻外表漂亮的幸臣,即男宠)!且王之先帝,驾犀首而骖马服(驾与骖是比喻御马。犀首,官名,此代贤臣;马服,指马服君赵奢),以与秦角逐,秦当时适其锋(适同敌,匹敌;或说当为避)。今王憧憧(往来不绝貌)乃辇建信以与强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縰)为喻,谏说赵王。指出:做一顶冠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争锋;而今宠幸建信君这样的平庸谄谀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后因用为谏君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魏牟尺縰,裴度千缣。”


猜你喜欢

  • 斗角钩心

    源见“钩心斗角”。形容建筑物构筑奇巧。杨士云《和中溪宿观音岩》:“青壁丹崖高矗矗,斗角钩心牢置屋。”

  • 赤九

    《后汉书.耿纯传》:“时真定王 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李贤注:“汉以火德,故云赤也。光武于高祖九代孙,故云九。”后因以“赤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终见

  • 海绡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中鲛人所织龙纱。唐李贺《秦王饮酒》诗:“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词语海绡】   汉语大词典:海绡

  • 戒慎之鞀

    传说周武王时为了使君主警惕、谨慎所摇的小鼓。《吕氏春秋.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毁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ㄊㄠˊ táo 逃)。”鞀:鼗鼓。

  • 远山

    同“远山眉”。唐 崔仲容《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天雨花》十九回:“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词语远山】   汉语大词典:远山

  • 漆园化蝶

    同“庄周梦蝶”。因周曾为漆园吏,故称。南唐李中《经古观有感》诗:“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

  • 璇枢绕电

    同“电绕枢光”。宋 赵福元《沁园春.寿朱漕》词:“华渚流虹,璇枢绕电,期迈三朝嵩降申。”

  • 大白

    源见“浮以大白”。谓大酒杯。宋司马光《惜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须穷今日欢,快意浮大白。”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举大白,听《金缕》。”【词语大白】   汉语大词典:大白

  • 纵之五知

    《宋史.李若拙传》附“李绎传”:“绎字纵之,幼谨愿自修。初以父使交阯有劳,补太庙斋郎,改太常寺太祝。举进士中第,除将作监丞。”后“迁太常少卿,再知延州。绎所至颇称治,自以久宦在外,意不自得,作《五知先

  • 杯影

    源见“杯渡”。指僧人的踪影。唐许浑《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诗:“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词语杯影】   汉语大词典: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