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

见〔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①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糊涂世界》卷8:“舒大人弄到后来,也晓得~,却又没法子想,只想换个地方。”也作“尾大难掉”。②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明·郎瑛《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今乘~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多用于描写不好指挥部下或难以驾驭局面。↔强干弱枝


尾大不掉”用以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或机构庞大而指挥不灵这样的情形。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这就涉及 “掉”的意思。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说,春秋时楚灭蔡,楚灵王欲封公子弃疾为蔡公,便向大臣申无宇询问此事如何。申无宇回答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其意是说: 树梢的枝条太粗重了就会折断,牛、马的尾巴太大太重了就摇摆不动 ( 不能驱赶身上的飞虫) ,这些您都是知道的啊! 也就是说,申无宇不赞同封公子弃疾为蔡公,因为离远了,难以指挥。

国语·楚语上》: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 ménɡ wèi) 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惧之。”蝱是一种昆虫,飞到牛、马身上叮咬,而牛、马不能摆动其尾以驱赶。至此,可知 “掉”义为摇、摆。《文选·扬雄 ( 长杨赋) 》: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李善注引贾逵云: “掉,摇也。”

据此,“尾大不掉”即言尾大而不易摇摆,用以比喻不易驾驭或指挥不灵之意。


【词语尾大不掉】  成语:尾大不掉汉语词典:尾大不掉

猜你喜欢

  • 桂窟

    同“桂苑”。金王寂《挽姚先生孝锡》诗:“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同“桂宫”。元郝经《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氛露洗尽豁四旁。”【词语桂窟】   汉语大词典:桂窟

  • 楼护智

    《汉书.游侠传.楼护传》:楼护字君卿,齐人。曾任广汉太守,元始中,封息乡侯。“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西汉齐人楼

  • 妻嫂欺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闲门不出

  • 见尧于羹

    源见“羹墙见尧”。表示对已故帝王的仰慕追念。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纂禹之服,斯成万世之功;见尧于羹,未改三年之政。”

  • 遗簪堕珥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叁(三)。”后以“遗簪堕珥”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唐虞世南《门

  • 邓杖

    同“邓林杖”。柳亚子《赋诗遥奠邓择生先烈》诗之二:“孽子孤臣吾未死,阳戈邓杖汝宁虚。”

  • 马齿加长

    《公羊传.僖公二年》载:晋献公与荀息谋,用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郭。既取郭,还四年,复取虞。虞公抱壁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如何?”献公曰:“宝则吾宝也,虽然,马之齿亦已长矣。”马和璧是“

  • 贫无立锥

    同“贫无置锥”。明归有光《长兴县编审告示》:“乃又议将所谓豪民者优假之,而使单丁只户贫无立锥者,执絷箠楚而代之役,是诚非迂愚之所晓也。”述补 锥,锥子。穷得连插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语本《庄子·盗跖》:

  • 半闲堂

    《宋史.贾似道传》:“贾似道,字师宪。南宋理宗、度宗时权相,曾赐第西湖葛岭,筑半闲堂、多宝阁,聚敛珍宝器物,在半闲堂与姬妾、狎客斗蟋蟀取乐。……”南宋末年,贾似道以姊为贵妃,累官左丞相,兼枢密使。他专

  • 堤溃蚁穴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词语堤溃蚁穴】  成语:堤溃蚁穴汉语大词典:堤溃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