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风木之悲”。指父母亡故、不得奉养的悲伤之情。清钮琇《〈觚賸〉自序》:“旅食三年,不断皋鱼之泪;宦归千里,无馀刘宠之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唐代李贤注引《广州记》:“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马援
源见“芦荻画灰”。谓用荻画灰教子学书。清顾炎武《表哀诗》:“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五灯会元》卷一“东土祖师”:“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面壁”本是佛教用语,原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后引申用指钻研功夫,称人造诣精深技艺纯熟叫做“面壁功深”。
同“走为上计”。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见“走为上计”。姚雪垠《李自成》38章:“朱成矩忧虑地说:‘我也想三十六计,~。但恐欲走不能
捣衣的垫石和棒槌。汉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第一》:“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词语砧杵】 汉语大词典:砧杵
同“天畏丧斯文”。宋陈师道《胡士彦挽词》:“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文选》卷十三晋潘岳《秋兴赋序》:“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黑发间生白发,故称二毛)。”又《秋兴赋》:“悟时岁之遒(紧迫;急迫)尽兮,慨俛(同俯)首而自省。斑鬓髟(音biāo,长发下垂的
同“舞干”。宋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ㄌㄧㄡˊ ㄏㄢˋ ㄐㄧㄚ ㄅㄟˋ liú hàn jiā bèi 486 ① 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